|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考古/寺庙/正文
梅力更召 梅力更召,蒙古语为聪明、智慧之意。
梅力更召,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原是乌兰察布盟乌拉特西公旗旗庙。建庙后第一任藏族活佛法号是梅力更,故称“梅力更召”。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清廷赐名“广法寺”。
梅力更召始建于1674年(康熙十三年)。据说,当时从西藏来了三位喇嘛到乌拉特部传教,他们来达乌拉特后,云游乌拉特各地传播黄教教义,并给当地蒙古人念经、医病。他们周游各地之后,选择了一个风景秀美的吉祥之地建一座寺庙。于是他们开始云游各地念经化缘,他们的行动得到王公、贵族及广大牧民的资助,在旗王爷的支持下,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动工修建。
梅力更召是一座完全用蒙文蒙语诵经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召庙,是内蒙古地区召庙中独特的一家,是包头市文物保护单位。召庙为汉藏合壁式建筑群落,殿宇云连,原有殿堂四座,分别是美贷召、少贡沁庙、章肯庙和四大天王庙,经堂七处,有活佛府、大甲巴府和5座白塔。
梅力更召共有转世活佛八代,极盛时期喇嘛达500余人。第三世活佛墨尔根在十八世纪的蒙古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所编著的蒙古编年史《大蒙古国根本黄金史》一书,在十八世纪蒙古历史编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得到国内外蒙古学家的关注。他通晓9种语言、文字,1702年奉召进京翻译佛经,很受康熙皇帝的赏识,被拜为皇帝的教神喇嘛。
梅力更召在民国时期三次遭到兵火,现只存几间殿堂,都是民国所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