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萨满教祭祀、神歌/正文


远古蒙古萨满教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中外蒙古学者的研究,蒙古萨满教产生、发展、消亡的大体历程是:渊源于中亚、北亚、东北亚阿尔萨满服〉泰语系诸北方民族的蒙古萨满教,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其完备的自然宗教形态形成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和金石并用时代的父系氏族社会。氏族制崩溃,蒙古社会逐步进入奴隶社会后,蒙古萨满教亦开始从自然宗教向一神教过渡,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汗国,蒙古萨满教发展到兴盛的顶峰。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后,由于佛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冲击,蒙古萨满教没有完成向一神教的过渡,其政治地位即被藏传佛教取代。元朝覆亡,蒙古汗廷北撤塞外,即明代蒙古的前期和中期,在蒙古民间具有深厚传统的萨满教一度复兴。16世纪后期,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阿拉伯坦汗再次引入藏传佛教,并采取行政手段禁绝萨满教,蒙古萨满教急剧衰落。清统治蒙古后,在蒙古地区进一步提倡藏传佛教,不断禁绝萨满教,到清末和民国初年,蒙古萨满教趋于消亡。<br
    国内外学者对蒙古萨满起源的最早崇拜形式也存在分歧意见。不少学者认为,萨满教起源的最早崇拜形式是以“万物有灵论”为思维基础的对天地等自然物的崇拜;有的学者认为,萨满教直接起源于对祖先和祖先灵魂的崇拜;有的学者认为,萨满教起源的最早崇拜形式是图腾崇拜。人们比较认同第三种说法,图腾亲属观念是蒙古萨满教最古老的宗教观念,动物图腾是蒙古萨满教最古老的神袛,图腾礼仪是蒙古萨满教最古老的继嗣礼仪。

    蒙、元以前蒙古萨满教的发展,从社会形态的更迭考察,经历了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奴隶社会的演变;从萨满教自身的发展考察,经历了自然宗教阶段和从自然宗教向一神教过渡阶段,在两大阶段中又存在若干衍化的具体进程。

    与关于萨满教起源最早崇拜形式的分歧相联系,国内外学者对自然宗教阶段萨满教多种崇拜形式发展演变的先后进程也存在分歧意见。持自然物崇拜论者将蒙古萨满教的崇拜形式及先后顺序概括为:以天地为代表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树木、飞禽、走兽、风雨等自然神袛崇拜,火崇拜,图腾和“苏勒德”崇拜,祖先和祖先偶像“翁衮”崇拜,牲畜保护神和命运之神“吉雅其”、“保牧乐”崇拜。持祖先灵魂论者以祖先灵魂崇拜为起源和核心,逐步扩展和辐射到对树木、山川、天地万物的崇拜,火的崇拜,图腾崇拜,牲畜保护神“吉雅其”崇拜,战神“苏勒德”崇拜,等等。持图腾论者认为图腾崇拜产生于“万物有灵”观念出现之前,那时的图腾崇拜还不是严格意义的宗教。“万物有灵”观念出现之后,陆续产生了生殖崇拜、火崇拜、日月等天地万物崇拜、祖先崇拜等等。同萨满教的起源一样,我们基本同意第三种观点。但是应该指出,尽管以“混沌律”为认识论基础的图腾崇拜有可能产生于以“万物有灵”观念为认识论基础的其他形式崇拜之前,从萨满教形成发展的总体看,“万物有灵”观念始终上萨满教的主要世界观基础。所谓萨满者,就是沟通人神之间的使者,也是萨满既能吁请各种神的“灵”附在自己身上,同时自己的灵魂也可离开肉体达到神鬼的世界,萨满教的诸种崇拜都是以灵魂崇拜为基础的。由于缺乏可靠的资料,萨满教诸种自然崇拜产生的先后顺序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但根据一般原始宗教理论和蒙古社会发展的实际,有一些崇拜产生的先后还是可以肯定的,比如图腾崇拜产生于生殖崇拜之前,神格化的天地万物崇拜产生于人格化的祖先崇拜之前,以狩猎为生活基础的山、树、敖包崇拜产生于以畜牧业为生活基础的“吉雅其”、“保牧乐”崇拜之前。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