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文学/民歌谚语/正文


远古民歌概观


    由于搜集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分歧意见亦暂时难于统一为稳妥可靠,口传资料和文献资料两节各自评价三首歌。同时第三节进一步探索了蒙古族民歌和历史上其他北方民族民歌的关系。由于可供研究的作品资料比较少,再加上之属于遗存,历经变异,积淀叠加,所以,无论内容,形式,关系,只能约略其概貌。

    (一)统观第一、第二节六首歌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看出,这六首歌均不是偶出的孤立篇章,而是代表了远古不同历史阶段普遍流传的六大类歌曲,即摇篮曲、招魂歌、“撒曲里”歌、婚礼歌、战歌、谚语格言歌。这说明,在远古蒙古民歌中,大部分歌曲是和生产、战争、宗教、风俗礼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性作品,具有多种功能,带有文献性质。

    (二)从起源和传承考察,这六类歌曲基本分属两种源流:一种原本属于风俗礼仪歌曲,在传承中有的可能叠加上萨满教的内容,如"摇篮曲"、"翁吉剌惕歌"、(即婚礼歌)、"游牧民歌"(即谚语格言歌)。一种原本属于萨满教神歌,最初只为萨满掌握演唱,后由于其宗教 活动和普通群众的劳动、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群众不可能时时事事请萨满履行宗教仪式,逐渐由家庭和个人代行萨满的职责,这一部分宗教活动和神歌也就普及到了民间,化转成为民俗民间歌曲,"招魂歌"、"撒曲里"歌、"札木合的战歌"即属于这一类作品。

    (三)从内容分析,上述两类歌在思想意象方面表现出明显不同。如果"招魂歌"、"撒曲里"两首歌的思想意象可以用神话意象来概括的话,那么"摇篮曲"、"翁吉剌惕歌"、"游牧民歌"的思想意象的融合。这一方面反映了远古时期蒙古人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的复杂性(既存在神话思维,也存在现实理性思维),另一方面反映了远古时期蒙古人从神话思维向现实理性思维的转化过渡。

    (四)口传资料中的三首歌,由于传承的时间很长,变异很大,从现在搜集到的词曲很维准确概括远古时期的内容形式特征。但是从我们析离出的古老遗存部分考察,其内容往往司于风俗礼仪和宗教祭祀中某种带有律动性的招唤或呼喊,其方式则属于每段歌词的“复沓”部分。由此推断,蒙古族民歌重要的形式特征“复沓”最初为内容所决定,来源于歌唱内容的需要。这种最初歌唱内容的需要,即是原始萨满教祭祀仪式和古 老的风俗礼仪中带有律 动性的招唤或呼喊,如“呼瑞”、“撒曲里”、“宝贝”等。

    (五)"蒙古秘史"中的民歌遗存,由于以文字定型较早,其内容形式更接近远古民歌。就音韵格律赏析,"蒙古秘史"中的民歌表现出了规律性的审美特征,即每一句一般由二至四字组成,同一节歌中每句的字数基本相等;每一节由若干句组成,并表现一定的意义和节奏;以节为单位押头韵或尾韵,有时形成对仗;第二节在相同或不同的头韵上重复第一节的音韵结构和相似的内容,形成复沓。由于我现在搜集到的远古时代的蒙古民歌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异,"蒙古秘史"中民歌的音韵格律是我们现在的确切看到的最早的蒙古民歌的音韵格律,也是最接近远古民歌的音韵格律。

    (六)将蒙古族民歌和历史上匈奴民歌、鲜卑民歌、突厥民歌的资料联系起来考察,在若断若续中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轨迹,它反复显示远古蒙古族民歌和匈奴、鲜卑、突厥等北方民族的民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有共同的渊源;二是蒙古族民歌吸收融合了其他北方民族民歌的因素、传统。

相关文章

考古

北魏长城
第一座万里长城——秦长城
汉长城
大辽王朝的国都——上京城
内蒙古固阳县长城岩画

文化

十二世纪以前的蒙古医学概述
天象历法:秦汉到三国末匈奴的科技发展
远古蒙古萨满教的产生和发展
蒙古族萨满教信仰
热敷疗法和灸法

风俗

生物崇拜
族姓渊源定姓氏
韵味独特的婚姻制度
蒙古人最嗜之摔跤
生命之魂在射箭

地理

多伦县
阿巴嘎旗
锡林郭勒盟
奈曼旗
肩胛形的达里诺尔

历史

建立辽王朝的民族--契丹
草原文化传承中重要的民族--柔然
北方各民族中建立国家最多的民族--鲜卑
东胡部落联盟的重要部落集团--乌桓
以狼为图腾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

人物

胡琛-北魏末年起义领袖
刘渊-西晋末年北方各族反晋军首领
契苾何力-维护唐朝统一的突厥名将
万俟丑奴-北魏末年高平镇起义后期领袖
王昭君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