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科技发明/农业技术/正文
农牧学与手工业技术 元代农学著作,最重要的有三部,即元政府编《农桑辑要》,王祯《农书》,维吾尔族鲁明善《农桑衣良提要》。由政府主编农学书,是从元朝开始的。而王祯《农书》内容巨富,仅载的农具就多达105种,比《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均多3——10倍,《农书》的书具且均有图谱,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元代发明创造的农具很多,如镰刀、耕车、耧车、水轮等农具。耕作技椁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
元代畜牧业经济的空前发达与牛生畜饲养繁殖管理和兽疫防治等技术的提高有直接关系。《农桑辑要》等三部农著均有专篇论述教牛等饲养管理经验。《蒙鞑备录》、《黑鞑事略》和《多桑蒙古史》中也有关于蒙古族游牧方法,养畜方法改良的记录,如“骟马、骒马各自为群”的放牧方法,以及牧人分工管理等经验,表明畜牧学与技术也有一定的水平。在重视畜牧业经济与技术条件下,中原的畜牧经济也有很大进展。元武宗时,除去驿站饲养成的马匹外,大都曾饲养马94000匹。文宗至顺三年时,共饲养马驼148400匹。
元代的手工业技术的流传是以“职业秘方”方式进行的,所以历代很少有文献著述流传下来,元代也是如此,但从元代手工业技术成就上也可以多少了解一点元代手工业技术及其水平。
在印刷技术方面,王祯创制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在兵器甲胄制造技术上,元代的铁罗、圈甲、象蹄掌甲、神臂弓、柱子弓、可折叠为盾“铜火铳”和融汇了欧洲兵器的制造特点的刀都是非常著名的。这表明,元代的冶铁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瓷器制造技术方面,元代也较宋代有所发展。丰城旧址出土的钧窑香炉和缕空高座又耳瓶。湖南常德出土的元代青花大盘与青花人物故事玉壶春瓶均说明了元代制瓷技术的精堪水平。元代纺织技术也十分高超,丝织品种类也比宋代多。而棉纺织业和染布及其技术在元代也有所创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