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人物/政治军事篇/正文
秃发乌孤-十六国后期南凉王朝的建立者 秃发乌孤,河西(今山西省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地区)人,鲜卑贵族,生年不详。
“秃发”乃“拓跋”的异译,原为拓跋氏的一支,由部落酋长秃发匹孤(北魏始祖拓跋力微的长兄)统率,从塞北迁至河西,称为河西鲜卑。七传至秃发乌狐。这时,其部落已从游牧变为定居,除了从事畜牧业外,也从事农业生产,并与周围其它部落建立睦邻关系,军事政治势力也逐渐强盛起来。后凉君主吕光(386—399年在位)看到这种情况,便道使去册封秃发乌孤为假使、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广汉县侯。乌孤受而养精蓄锐,待机而举。
不久,秃发乌孤用军事行动统一了乙弗、折掘、卢陵、契汗诸部,以廉川堡(今青海乐都县东)作为政治中心,建立地方政权。吕光晋封他为广武郡公。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赦其境内,年号太初,史称“南凉”。秃发乌孤建立政权后,即用兵广武,攻克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吕光闻讯,派兵来伐,战于街亭(今答肃庄浪东南),被秃发乌孤打得大败,降吕光所属乐都、湟河、浇河三郡,岭南羌胡数万落皆归附于他。于是,秃发乌孤乃改称武威王。
隆安三年(399年),秃发乌孤迁都于乐都(今青海乐都县),封其弟秃发乌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镇守安夷;弟秃发擅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守西平;归附于他的中州知识分子及豪门世家,皆内居显位,外宰郡县,文人武奖将,咸得其所。当年八月,秃发乌孤正欲出兵兼并后凉之时,因醉酒坠马而死。为南凉王朝的武王,庙号烈祖。其弟利鹿孤继承,迁都于西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