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风俗/契丹/信仰民俗/禁忌与崇拜/正文


“捏褐耐”——有关狗的禁忌


    在契丹民族的日常禁忌中,对于狗的禁忌源自于对它的喜爱和崇拜。

    狗不仅忠诚,还通人性,是契丹人看门护帐、游牧、狩猎等日常经济活动的重要帮手,备受契丹民族的重视,更被视为具有驱邪避灾等神奇力量的神圣动物。

    每年的八月八日,契丹人会杀死一只白狗并且埋在自己的寝帐前七步处,地面上仅露出狗的嘴部。到了八月十五日,则将寝帐移到埋狗的地方,这一仪式被称为“捏褐耐”。“捏褐”是契丹语“狗”的意思,“耐”是“头”的意思,也就是以狗头驱邪镇宅,祈求合家平安福泰。

    根据有关记载,辽太宗耶律德光灭掉晋以后,在进入晋皇宫之前,就曾“磔犬于门,以杆悬羊皮于庭为厌胜”。在耶律隆绪(辽圣宗)统治时期的“澶渊之盟”以后,圣宗首次接见宋使时,“有巫者一人乘马抱画鼓,于驿门立竿长丈余,以石环之,上挂羊头、胃及足。又杀犬一,以杖柱之。巫诵祝词,又以醯和牛粪洒从者”。这些历史记录都说明了辽代的契丹族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对狗的信赖和崇拜。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