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教育体育/正文
契丹族的教育政策 辽、金、西夏、元、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向汉族先进文化学习,尊孔崇儒,但对于汉文化,各少数民族并非全盘“汉化”,而是在努力保持本民族的文化风俗的同时,有选择地吸收汉文化。因此,就出现了辽汉混合、金汉混合、夏汉混合、元汉混合、清汉混合的文化教育政策,反映出这些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既想保持、维护传统的游牧文化,又折射出他们对农耕文化的崇敬、在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心理。这些民族的教育政策的共同点是尊孔崇儒、兴办学校、保持文化教育上的民族独立性以及重视宗教教育等。
尊孔、崇佛、重道。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统一了东北,进而统治北半个中国,建立起地域辽阔、多民族的辽王朝。为了加强对各民族的思想控制,兴教治国,实行了“尊孔、祟佛、重道”的汉化政策。建国初,阿保机采纳太子耶律倍的建议:“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即“建孔子庙,沼皇太子春秋释奠”。同时,还诏建佛寺、道观,命皇后、太子分遏寺观,热心于佛事。圣宗常“游心典籍,分解章句”,“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儒学与佛教都得到重视与发展。皇太后、皇后都驾信佛教,寺院、僧尼不断增加。兴宗自幼“好儒术”,嗣位后,采纳契丹儒师萧韩家奴“以礼乐治天下”的意见,提出“明礼义,正法度”,命萧韩家奴等博考经籍,“酌古准今,制为礼典”。同时,他也崇奉佛说,“溺志浮屠”,并给法僧以高官厚遇。道宗皇帝也儒佛并重,他“博综儒经”;常常请汉人给他讲解《论语》、《五经》大义,又“尤精释典”,大力扩建佛塔、庙观,设立戒坛开展佛事活动。当时,僧尼约达三十余万,崇佛之风很盛。
因俗而教。
以契丹为统治民族的辽国,为了加强对汉、渤海、莫、女真、蒙古等部族的统治,采取“因俗而治”的政策,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其政府机构也分别设“北面官”、“南面官”。
在教育上,为了适应这种二重体制,也采取了区别对待,“因俗而教”的文教政策。对契丹贵族,特设立大惕隐司、国子学,请汉族儒士担任教师,讲授儒家伦理道德,以培养契丹宗室和贵族子弟的统治才能,加速“汉化”教育,以便有更多的契丹人去参加“南面”事务,加强对汉族人的统治。而对一般的契丹人,则严格限制他们学习汉文化,更禁止他们参加科举。“宫中见读书辄斥”。
清宁十年(1064年)发布“禁民私刊印文字”。乾统五年(1105年)又发布“禁商贾之家应进士举”。其目的是使契丹人继续保持“善骑射、好谈兵”,勇悍多力、习武能战的民族传统,以便维护契丹的军事统治。这就是“以国制治契丹”。契丹统治者对汉族人,首先把大批汉族官吏和知识分子吸收到国家机构中来,发挥他们的统治经验和才能,或者令他们做各级官学的教师,传习儒说。并为汉人设置大学,主要面向汉族官吏的子弟。然后再通过科举制度,选拔、笼络人才,以便更好地统治汉人。这就是“以汉制待汉人”。契丹对渤海、莫、女真等民族主要采取统治、役使,同时也对他们施以“汉化”教育。
当时契丹的教育一部分采用了汉人的教育体制,另外对各少数民族采取了因族施教的方式.
编 辑:宇威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张碧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