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游牧游猎民族概述/正文
忘却的元上都 一座744年前美丽的城市,一座建筑风格特有的古城,在经历了刀光剑影、血肉横飞、硝烟四起的岁月之后,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片长满了杂草的土地,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片空白的回忆,那久已逝去的尘风岁月,造就了多少英雄豪杰,留下了多少值得回恋的美景,偶尔,我翻开了一本发了黄的史书,浮现在脑海的是曾经辉煌了110年的古城--元上都。
大家也许忘记了吧,也许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元上都这个名字,不过至少身为蒙古族兄弟们,身为内蒙古的人,都知道这座充满神奇的古城--上都城。为之,我在这里再次回笔写一下元上都曾经的威壮和一些让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要修建元上都?元上都的历史地位如何?元上都的没落和元朝的消亡等话题展开论述。
1、元上都概况
在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黄旗大营子东北约二十公里处,有一座规模宏伟的古城遗址,这就是闻名古今的元代上都城,都城的城廓,街道和部分建筑的轮廓还可以辩清,当时的蒙古族群众称之为“北奈曼苏默”(意为108个庙),遗址的北部,有连绵起伏的山冈,南边有滦河流过,东、西两边及滦河之外,是广阔的草原。每逢夏季,草原上盛开美丽的金莲花,远远看去,有如金色的海洋。这里,便是金、元历史上享有盛名的金莲川;而那座古城,便是13、14世纪约110年间以其显著地位闻名于世的元代上都城。
2、元上都的建筑风格
元上都是元世祖忽必烈大汗在位时修建的,内有一大理宫殿,十分美丽,房内都是用金子涂上的,并绘了各种鸟兽花木。此宫有墙垣环之,广袤十六多里。在大草原中在没有别的宫殿与之相比,宫顶的顶部用竹茎结之,上面用漆涂画,涂的十分紧密,雨水也不能腐之。在同袁桶《华严寺》诗注中提到,“殿基水泉沸涌,以木钉万枚筑之,其费巨万。”蒙古族的建筑技术之高之奇特于此可一斑”。
上都城内,以大安阁的建筑技术最为辉煌。金代灭亡之后,其都城(今开封)的宫殿毁坏很多,但唯有熙春一阁岿然独存。但我们可以从王恽《秋涧集》中可知“熙春阁”的整体面貌,文中记载“高二百二十尺,广四十六步有奇”,为柱者五下有二,居中阁位与东西耳,为楹者各二,共长七丈有二尺。上下作五檐覆压。其檐长二丈五尺,所以蔽之日月而却风雨也。正因如此,忽必烈非常欣赏熙春阁的雄姿,决定拆之建于上都城,重新在上都城修建的熙春阁,更加显的壮观,然而,我们可以推知,如当时没有高超的建筑技术是不能成功的。这就是后来的大安阁。而此后,大安阁也就成了元上都的象征。元上都的建筑布局是,内有泉渠、川流、草原,这种将住居与大自然景观巧妙融合的建筑技术,奠定了草原民族在中国建筑技术历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元上都也是元代实行大都制的历史产物,它的建筑特点是结合蒙汉的建筑风格,有机的融合了自然的和谐统一。虽然历史过去750多年了,但曾经辉煌一时的遗迹仍然依稀可见。可见当时建筑的气势宏伟。在元朝初年,蒙古统治者在建筑方面主要是主持兴建了元上都和元大都两座著名的古代城市。上都,是皇帝夏季避暑的最好去处。1251年,蒙哥即大汗即位后,由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忽必烈便将营帐移到金莲川,也就是后来的元上都。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当地主持建造一座新城。两年后,新城建成。这就是上都城(当时叫开平府)。
上都城分内、中、外三城,外城很大,宫殿在内城。内城有东、西、南三门,而没有北门。但在相当于北门的位置上有特殊的建筑高台址一座,它的大小为东西132米,南北52米,平面略呈“凹”字形。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年)抵达上都时,见都城内有一座宫殿,“是用大理石和各种美丽的石料建成的。设计精巧,建筑优美,豪华壮丽,令人叹为观止”。在御花园中,还看到一座御亭,其“御亭的全部设计精巧玲珑,每一部件可以分拆、移动并且重新组装”。这样的建筑在当时也可以说是规模比较大的,而且设计、构造方面是比较先进的。
3、为什么要建立元上都
在我国历史上,不少皇朝都实行过两都制或多都制,有的出于政治需要,有的出于经济需要,有的则由于生活方式的需要,那么,元朝也不例外,实行的是两都制,既是生活方式的需要,也是政治目的上的需要,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习惯于逐水草而居、四时迁徙的生活方式,不耐暑热,以射猎为乐。元代的蒙古皇帝在统治包括广大农业区在内的国土之后,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这种生活方式。上文也提到,上都所在地区正是理想的避暑场所。因为当地平均年温是1.2摄氏度,7月的平均气温为19摄氏度,六月的天气似秋时,所以是皇帝避暑的最好去处,其次,上都的地理位置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具有特殊地位的重要性。上都所在地区是连接漠北蒙古兴起之地与“汉地”的交通枢纽,东、西又都是蒙古宗王贵族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元代统治能否巩固、加强与宗王贵族的联系,使他们倾向于朝廷,是元代历代皇帝必须经常考虑的大事,皇帝到位于草原交通枢纽的上都,便于与周围特别是漠北宗王贵族联络。同时由于在这里可以按蒙古旧俗举行一系列活动,如:宴会、狩猎、祭祀等等,因此更有助于加强宗王贵族的向心力。而从军事上来说,每逢漠北或辽东发生叛乱,大批军队和物资从“汉地”北调时,上都是最重要的集散地,皇帝也要坐镇上都,指挥战斗。而当“汉地”发生动乱时,草原的蒙古军队往住先在这里集中,然后南下镇压。不论如何,我们不难看出,元上都的建立,不仅是出于政治的需要,经济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军事的需要,这一切,都是为统治者而建立的。正因如此,才有历史闻名中外的元朝上都城。这可以说,也是一座为统治者建立向征元朝兴衰的都城。
上都是一座美丽的草原城市,具有与农业区城市不同的许多特色。它是根据元代统治者的生活需要和政治需要建造起来的,并非地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正因为缺乏必要的扎实的经济基础,一旦元代崩溃,它也就趋于没落了。上都是由汉族知识分子根据蒙古统治者的意图设计建造的,它既具备汉族传统城市风貌,又带有蒙古族游牧生活方式的特色。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草原城市,元代的上都可以说是最富有代表性的一座。
4、修建元上都的历史背景
历史再次回放到宪宗九年(1259年)七月,蒙古大汗蒙哥死于四川钓鱼山,在鄂洲前线指挥作战的忽必烈和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闻讯后都开始了谋取汗位的活动。忽必烈于闰十一月下旬(1260年1月初)从前线返回燕京,在燕京北效留驻了三个月,名义上是“驻冬”,实际上是等待北撤的大军和联络支持他的蒙古宗王。次年三月初一(1260年4月12日),忽必烈由燕京抵达开平,合丹、塔察儿等东西道蒙古宗王先后率众来会,忽必烈的妻子和留在漠北的草原的部众也在燕真等人的护送下赶到开平。同月十七日(4月28日),忽必烈在开平被推举为蒙古大汗,随即建元“中统”。阿里不哥也在漠北称汗,为夺取蒙古国的都城,取缔阿里不哥汗位,忽必烈在开平集中了大量的军需粮草,调动蒙古军和汉军精锐,于七月亲自率领北上。入冬前,忽必烈占领了蒙古都城和林,夺得四大斡耳朵,随即在汪吉河冬营地驻冬。阿里不哥则西退至谦谦州立营。
忽必烈占领和林城后,城内的粮食供应,通常是用大车从汉地运来的。忽必烈在出征前对和林进行过经济封锁,造成城内饥荒,物价腾涨,至来年仍需救助和林饥民。忽必烈考虑到,如果继续以和林作为都城,依靠途运输粮食物资,难以保证庞大的中央机构和必将迅速增长的都市人口的生活需要。同时,面对阿里不哥等叛王的威胁,势必需要留下大量军队驻守和林,不但军需给养不能保证,合适的驻军也很难选择;因为蒙古军习惯于战后分散牧地,不善于聚众守城,擅长守塞保城的汉军又不能适应草原气候和远离汉地的长期作战。更为重要的是忽必烈经过数年治理汉地,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原地区的重要性,他的统治基础已经在中原奠定。如果继续在漠北建都,仍会被人们视为草原帝国,势必影响蒙汉统治阶级的进一步联合,对中原的控制和管理也难以走下正轨。显然,无论从地理位置、经济状况,还是从政治形势来说,和林都已不适合作为全国的统治中心。忽必烈已下了移都的决心,所以无意在和林逗留。中统元年十二月(1261年1月初)他率众返驻燕京近效。和林城从此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原来蒙古大汗的四季营地和行宫也一同被放弃了。
开平和燕京,一个是忽必烈“潜邸”的要据地,一个是当时治理汉地的中心,对忽必烈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燕京定都,符合汉人地主阶级帮助蒙古统治者建立正统王朝的愿望。一此蒙古贵族也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札剌儿部人霸突鲁在忽必烈即位前曾进言:“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拜,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这一段话也说明燕京的重要性。而提高开平的地位,将它建成类似和林附近的行宫和四时营地,作为联系蒙古本部的中心,对蒙古统治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开平和燕京两都并立的思想,可能在忽必烈即位后不久就已经成熟了,忽必烈即位的最初几年,政权的重心仍然是放在开平。在中统四年五月九日(1263年6月16日),忽必烈下令将开平升为都城,定名上都,次年八月十四日(1264年9月5日),又将燕京改名为中都,两都制度正式确定了下来,两都之中,中都为正都,上都为陪都。后又改中都为大都,至此,大都和上都正式形成,上都从此以他不平凡的身份在元朝扮演了100多年陪都的角色,不过,这个陪都和元朝统治者可是血脉相连呀!
5、元上都的没落
上都是一座美丽的草原城市,它的建立和繁荣主要出于元代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并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而对于一座城市的长期存在来说,经济条件较之政治条件是更重要的。正因为这样,一旦元代崩溃,作为夏都的上都城也就无法维持下去了。
元代最后一位皇帝--顺帝妥欢帖睦尔,是在1333年登上帝位的。这时曾经辉煌显赫的大元皇朝,已经处处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迹象。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民变不时发生。统治机构腐朽,官吏贪污成风,统治集团内部不断争权夺利而发生流血事件。
顺帝即位以后,连年天灾,南、北百姓流离失所。至正六年(1346年)的黄河决口,中下游数省遭灾,全国上下不太安定。草原上也接连发生灾荒。民不聊生,只好挺而走险,小规模的民变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起义,几乎年年有之。与此同时,在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仍然不时爆发拼死的斗争。顺帝初即位时,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还很大。其女为皇后,其子唐其势嗣为太平王,先后任御史大夫、中书左丞相。顺帝重用另一权臣伯颜,用以压抑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唐其势为此愤愤不平,他说:“天下本我家天下也,伯颜何人而位居吾上。”于是图谋废立顺帝。后至元元年(1335年)五月,顺帝巡幸上都。六月三十日,唐其势“伏兵东效,身率勇士突入宫阙”,伯颜早有准备,很快便将唐其势击败。唐其势及其弟被杀。伯颜将皇后迁出宫城,幽禁在民舍,接着将她毒死,其实,在封建社会,有许多的女性成为了政治家的牺牲品。有的蒙古宗王起兵响应唐其势,也被击败。延续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自此被彻底的铲除了。其实一个势力倒下后,另一个势力必将兴起,那就是伯颜势力。但没过几年,伯颜的势力也被铲除了。这样,元朝的大权完全的掌握在顺帝自己手中了。从14世纪初开始的皇位之争,经历了三十余年,至此才告一段落。
接连不断的宫廷斗争,不能不严重影响政权的稳定。社会矛盾因为天灾人祸日趋尖锐,而国家机器的力量却不断削弱,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于是,在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便爆发了全国规模甚大的农民战争。经过20多年的国内战争,最后于1368年,明军北上,攻克大都,顺帝仓皇北逃。于1368年的八月十五日到达上都。在1369年的六月十七日,明军直指开平元上都,顺帝最后逃往应昌。从此,结束了上都作为元代都城的历史,那么陪都元上都的历史史命也就结束了。
顺帝北走后,仍以元为国号,史称北元,活动于蒙古高原一带,也就是当时的北元政权。但当时的明代把开平上都作为和北元势力的边界之地,因此,明朝对于已经荒废的宫殿也并未修整过。到了清代,开平一带是蒙古察哈尔部正蓝旗游牧的地方,曾到过这里的人看到的是四面只留下石墙的遗迹,殿基的树木相互绕成一抱,到处是一片萧条寂寞的景象,不能不让人看了感叹之。
上都城的遗址,除牧民驱赶牲畜往来其中外,几乎被人们忘却了。时至今日,来这里的游人还能依稀看到当时留下的城墙遗迹,744年前,由于当时历史赋于了开平这个使命,经历了整整110年的辉煌历史,随着元王朝的消亡,元上都也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一片茫茫草原了。
编辑:宇威
主要参考资料:《元上都》、《北方科技史》等相关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