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游牧游猎民族概述/正文


敖包文化渊源简述


    说起蒙古族敖包的渊源,它一直是蒙古学中讨论的难题之一。下面是依据有关史料考证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的 ,但大多数的学者观点认为敖包最早应是一位草原英雄的坟墓,祭敖包其实是源于葬礼 ,并由此衍生出了敖包相会、那达慕等一系列的社会和文化活动。

    敖包 ,亦称"脑包"、"鄂博" ,其意为"堆子"。在草原上有许多敖包 ,大多用石块垒成 ,据了解,敖包内置五谷或刀箭 ,上面树以大木 ,饰以经幡、哈达或各色布条 ,每年在固定的日期用牛羊来祭奠。

    在古代 ,人们选建敖包时 ,一般选一个较高的地方 ,如山头、山岗、高地之类 ,再用石块垒成一个敖包 ,把五谷或弓箭放在里面 ,然后在上面插上木标或树枝 ,木标或树枝上再系以各色哈达和彩色布条 ,有的敖包两侧要放三个旗杆 ,上悬狼牙旗。一般每祭祀一次 ,就要扔掉旧的饰物 ,再重新装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敖包的祭祀有不同的数量和方式 。

    无论古代敖包还是现代敖包 ,从构制结构上讲 ,我们可以把敖包分为主体部分、附属部分。其主体部分应该包括 :石块堆子,堆内的五谷、刀箭,堆上的木杆等。其附属部分应该为饰物和祭品。其中其饰物部分显然是受藏传佛教影响以及以后的人文因素作用。但是,我们从中了解到 ,敖包并非蒙古族所独有 ,在许多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的游牧民族之中都有祭敖包的习俗 ,敖包应该算是这些游牧民族固有的文化产物吧 ,兼之草原上各个民族之间很难界定彼此的族渊差别 ,现代蒙古族只不过是保持这种传统习俗的典型传承者和保存者而已。我们只有综合考察那些历史上与敖包习俗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游牧民族 ,才能找出敖包的最初文化渊源。

    一般认为 ,蒙古族的敖包所祭的是神 ,包括天神、土地神、雨神、风神、羊神、马神、牛神 ,每年按季节定期供祭 ,另外 ,还有山神、路神、边界神之说 ,如此看来 ,敖包似乎更象一个祭坛 ,然而从史料记载看 ,敖包更应该是一座坟墓 ,一座战士的坟墓。

    从古代匈奴人的葬俗和突厥人与吐蕃人的坟墓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敖包与这种坟墓是完全吻合的。例如,突厥人死了以后 ,把它放在一个蓬帐中,其亲人用牛马羊来祭之 ,并绕蓬帐号呼 ,以刀划面 ,血泪交下 ,七度而止。然后择日置尸而焚之 ,取灰而葬。用木为茔 ,立屋其中 ,并用图画其形象,用文字去记述此人的生平功绩,同时在一个地方垒一个坟墓,在上面积累石头,但所垒石头与死人生前所杀人数有关系,每年分季节去拜祭。

    据史料记载发现,在匈奴人的后代与第六世纪突厥人中 ,一个战士坟墓上积累着与死者一生中所杀的人数同样数量的石头 ,在上面立一木杆并以此为荣,定期拜祭。从上面可以看出,显然突厥或匈奴人的坟墓有"木"、"石"、"屋"等敖包的主干部分。同样的坟墓结构也在吐蕃族人中存在,史载:“吐蕃人杀死牛马以殉 ,取牛马头 ,围垒于其上。其墓方正 ,累石为之 ,衣服珍玩及曾所乘马弓剑之类 ,皆悉埋之。于墓上起大室 ,立土堆 ,插杂木 ,为祠祭之所,我们不难看出 ,吐蕃之坟墓结构和敖包大体相同。

    据以上史料 ,我们把这些古代游牧民族的坟墓和现代敖包作一比较 ,就会发现坟墓与敖包在结构上基本吻合 。由于时间的久远和游牧民族文化传承的间续性 ,作为坟墓的主体已经逐步简化 ,形成了今天的敖包形态。另外,一个战士的坟墓最后演化成为一个民族祭祀神的场所 ,这种演变有其内在的原因。游牧族生活条件决定了其民族心理"贵壮贱老" 其精神便永久地沉淀在草原文明的心灵深处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自然就成为人们祭祀的对象了 ,而他的坟墓理所当然就成为了人们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

    还有累石的目的从资料中所得 ,敖包建立之初 ,垒石为之 ,但后来又有了一种习俗---累石 ,《绥远通志稿》载 :"所谓鄂博者 ,即垒碎石或杂柴 ,牛马骨为堆 ,位于山岭或大道。蒙俗即以为神所忌 ,敬之甚虔。如遇疾病 ,祈福有事 ,辄为鄂博是求 ,寻常旅行 ,每过其侧 ,亦必跪祷 ,且累石其上而去。"

    垒石当以与死者生前所杀人数相抵 ,那么"寻常旅行 ,每过其侧......且累石其上而去"就似乎与此相悖了 ,且此对死者是为不敬 ,对他人尚嫌不公了。但究其历史上的原因 ,我们也会发现 ,这种习俗的发展有其久远的葬俗上的原因和宗教上的原因。在历史上 ,游牧民族汗王逝后 ,其禁忌很多 ,而且对杀人石的要求规格很高很多 ,另外又有了新的变化,据《马可波罗游记》载 :"护送的人要将沿途遇到的一切人作为殉葬者 ,他们对这些人说 ,请你离开凡间到阴间去吧 ,去服侍你们已驾崩的领主吧 !他们相信这些被杀的人在阴间真的会变成他们君主的奴仆。他们又将最好的马杀死 ,使领主在阴间享用。当蒙哥汗驾崩后的遗体运往阿尔泰山的途中 ,护送骑兵一路上把遇到的人杀死 ,至少杀死两千人"。据史载 ,成吉思汗病逝西夏 ,护柩军队奉灵回蒙古时 ,途中所遇之人及一切动物皆被杀死。从这里 ,不难想象 ,当旅行者途遇这一类似的情况 ,自己无异于变成了一块汗王或某位英雄的血肉做成的杀人石 ,而汗王或英雄的灵柩无异于一座移动的敖包。这种习俗的沿续承袭 ,惯常旅行者势必为这种惯例所威慑 ,每逢敖包不禁让人浮想连篇、慌恐万分 ,无奈之余 ,只好偷偷添上一块石头 ,权且充当自己或大汗的敌人祭拜一番 ,慌慌而去。

    在战神的金刀之下 ,请献上尊贵的头颅,这种惯例一再延伸 ,累石之风蔚然。这种殉葬和献祭杀人石的习俗 ,从而产生了日常的累石习俗 ,其原因一方面固然由于游牧民族的尚武精神 ;另一方面当然也不排除早期萨满教的影响 :"以为死亡人即由此世 ,渡彼世 ,其生活与此世相同" ,这导致了汗王死后的杀人殉葬 ,同时蒙古汗王葬俗禁忌也与此相关 ,即不许人知道汗王真正灵地 ,凡所遇之人皆杀 ,连护送军队亦不能幸免。后来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及佛家主张不杀生的精神 ,累石更加理所当然地取代了人殉。这就是后来的人们在草原上遇到敖包用石扔之的原因。

    祭敖包最初本为一次死者的葬礼 ,但在祭敖包的同时 ,又衍生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婚姻习俗---敖包相会。《隋书·突厥传》载 :"是日也 ,男女咸盛服饰 ,会于葬所。男有所爱于女者 ,归即遣人娉问 ,其父母多不违也" 。且"部落共建大棚 ,人死则置尸其上。居三年 ,年唯四哭" 。这里明显地说明 ,该民族婚姻大多在葬礼之时开始的。

    因为在蒙古草原上 ,由于地域的辽阔 ,游牧民族居住格局的分散 ,加上牧业生产的流动性和战争的此起彼伏 ,葬礼成了人与人之间几乎是唯一的在和平环境下相互交往的聚会 ,这也是男女相悦的唯一机会 ,从而使游牧民族的婚姻大事 ,伴随着死者的安息而完成 ,或许这也是对逝者最大的安慰吧。随着时间的流逝 ,祭敖包自然而然把几乎与葬礼同时产生的婚姻习俗---敖包相会衍生出来了。敖包衍生的较重要的社会功能还有界标作用和那达慕大会。

    界标的作用其最初虽为坟茔之标识和挂祭之物 ,但敖包又是草原上唯一可以作为标识的东西 ,其天然就具有了充当界标或路标的作用。

    与敖包相会的产生相似 ,祭祀敖包之后 ,草原上的人们在这难得的聚会之中进行游戏 ,演练草原上人们赖以生存的三大技术 :摔跤、骑马、射箭 ,这仍然是草原生存条件的反射和尚武精神的反映 ,当然更不排除还有小伙子们趁此机会一展英姿 ,争取敖包相会之中姑娘们父母的赞可的另一重要原因。现代的那达慕大会也是从此而产生的,并已成为现代的一个独立的活动。

    在此,对敖包的文化渊源作了一个简单的论述 ,从有关史料和大多数的学者及有关专家认为,敖包是座坟墓 ,一座战士的坟墓 ,不过,它反映了游牧民族最早的生命价值取向 ,也凝聚着最早的游牧文明 ,并且从葬礼、祭敖包、婚俗和那达慕大会以及充当界标等都是源于一体的 ,让人看到敖包文化和游牧文明是息息相关的。

    参考文献:

    《南齐书·魏虏传》、《周书·异城下·突厥》、《隋书·突厥传》、《草原帝国》、《册府元龟》《旧唐书·吐蕃上》 、《新唐书·吐蕃上》、《突厥与回纥历史论文集》、《隋书·室韦》等。

    编辑:宇威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