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地理/自然地理/湖泊河流/正文
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的红柳河 红柳河又名萨格乌素河,意思是黄水河,古代称之为奢延水、朔方水。是黄河中游无定河支流的上游,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在二层河台流入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后,经毛乌素沙地南缘,又流入陕西省榆林境内,于那里汇入无定河后流入黄河中。主要支流有海流图河和白河。在内蒙古境内河段长约110公里,水深约1米左右,流域面积约7500公里,红柳河位于干旱高原、沙地地区,水网不发育,河流呈单一线状,河槽历经冲刷,又深又窄,最深处可达60米,河道落差大,河底岩石裸露,在毛乌素沙地的调节下,红柳河的径流比较平均,洪水小,基流量大,含沙量小,可作为发展农牧业的优良水源。
红柳河流域历史上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古代人类的美好家园,内蒙古迄今所知最早的人类遗址——河套人文化遗址就在这一流域。在这一流域还有西夏统万城遗址,这座由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于西夏凤翔三年(公元413年)征发10万人修筑的大夏国国都庞大险竣,当时大夏国的汉人胡义周所作的《统万城铭》中所说“背名山而面洪流”,背靠当时有名的契吴山,面对着今天的红柳河,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是大夏国经济、政治中心。虽今古城已变成断壁残垣,遗址深陷于茫茫沙海中,但历经1500多年,遗址仍历历在目,清晰在目,迎着强烈的阳光,散发着耀眼的光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