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历史/各民族部落的形成与演变/正文
“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异地而居的鄂温克族人曾经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7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鄂温克族人的祖先原住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的山林中,从事渔猎生产和饲养驯鹿。
为明确的探讨鄂温克族的源流,在这里需要先对“通古斯”一词的含义极其相关的词汇的意义阐述清楚。“通古斯”一词最初的出现,是历史上在西伯利亚库雅特地区居住的雅库特人对鄂温克民族的称呼,以后逐渐为欧洲人所沿用。因此,所谓“通古斯民族”最初仅是指鄂温克民族,而不包括其他族。
但以后西方学者发现了满族等许多民族的语言,同他们熟悉的通古斯语相类似。因此就把这些民族的语言统称为通古斯语,并把这些民族都列入通古斯语族之中。目前,列入于通古斯语族的共有十一个民族,即满族、锡伯族、赫哲族、乌耳奇、奥罗克、奥罗奇、乌得盖、鄂温克、鄂伦春、埃文尼、涅基达尔等。以后研究者又发现以上十一族的语言又又所差异。有人又将通古斯语族分为两个语支:即南语支又称满语支,包括满族、锡伯族、赫哲、乌耳奇、奥罗克、奥罗奇、乌得盖等七个语群;北语支又称通古斯语支,包括鄂温克、鄂伦春、埃文尼、涅基达尔等四个语群。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赫哲、乌耳奇、奥罗克、奥罗奇五个民族统称为赫哲族。而鄂伦春、埃文尼、涅基达尔族统称为鄂伦春族。
在搞清楚“通古斯”概念之后,我们来介绍鄂温克的起源。
鄂温克,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据专家研究推测,大致可以认为鄂温克语支各族祖先最初分布于贝加尔湖周围和以东,直至黑龙江上、中游以北地区。当时在贝加尔湖附近和黑龙江沿岸的原始森林中,居住着许多流动的森林猎人和捕鱼部落。他们住在白桦树皮搭成的帐篷里,从事着原始的狩猎和捕鱼生产,这些人和鄂温克早期的祖先是紧密相连的。汉代时他们包括在挹娄(肃慎)这一统称中。丁零西迁,鄂温克诸族的先人亦迤而西据丁零故地。唐代鄂温克诸族包括于黑水靺鞨之中,至辽、金、元称斡朗改,或林中兀良哈。室韦南迁至蒙古草原,鄂温克语支各族才西迁到石勒喀河及赤塔河一带。明代称北山野人,或称女真野人,居住在大兴安岭以北。清代部分南迁到黑龙江以南。明末清初,居住在今鄂温克自治旗和农区的鄂温克人,称为“索伦”;游牧于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称为“通古斯”;居住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称为“雅库特”。外国人至今还用“通古斯”来特指鄂温克族。1957年根据本族人民的意愿,恢复了‘鄂温克’。其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住在南坡的人们”。“鄂温克”的由来,来之于“鄂温基”或“埃文基”的音译。
当然,也有别的说法。如有的专家认为鄂温克族的历史起源于隋唐时期活动于黑龙江中上游的“北室韦”、“钵室韦”及贝加尔湖东北苔原地带的“鞠部”。关于其历史的真实性有待专家的进一步考证。
明末清初,满族统治者将居于黑龙江上游地区的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族统称为索伦部。1638年,博穆博果尔成为索伦部各族联盟的共同首领。努尔哈赤借口博穆博果尔谋反,遂兴兵远征博穆博果尔。最后博穆博果尔联军遇伏而溃败,清军乘胜攻占了各城屯,统一了黑龙江中上游地区。把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分编牛录,以“其能约束众人,堪为首领者,即授为牛录章京”。从此,鄂温克族纳入清朝的的统治范围之中。
顺治、康熙年间,清政府将鄂温克族陆续南迁嫩江流域,组成五个“阿巴”(猎场),三个“扎兰”(队)。这就是清初布特哈打牲部落的主体构成,“布哈特”即“打牲”之意。雍正九年(1731年),清将军将布哈特男丁以所在阿巴、扎兰为单位规定旗色编为八旗,其中达斡尔3旗39佐,鄂温克族5旗47佐,鄂伦春族马军6佐、步军3佐,总称布特哈打牲八旗。编入旗籍的鄂温克壮丁对清朝承担贡貂和兵役的义务。同时,每年都接受军事训练,承担边境巡察任务。八旗索伦子弟在抗击外国侵略,保卫边疆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顺治、康熙年间,抗击沙俄侵略者;康熙年间,征噶尔丹;雍正年间,征科布多;乾隆年间,征大小金川和抗击廓尔喀入侵西藏;道光年间抗击英国的侵略;同治、光绪年间增援新疆等。当然,鄂温克族官兵的伤亡也很大。
清朝统治时期,鄂温克族结束了单一的渔猎自然经济结构,尽管南迁嫩江流域后仍以渔猎为主,但小规模的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在其经济领域中也占有了一定的比重。父系家族公社逐步分解为个体家庭,是清代鄂温克族社会变革的显著特点。
辛亥革命以后,北洋军阀统治了东北地区,这时候的旗佐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从此鄂温克人民和东北各民族一样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十四年的殖民统治。
新中国成立前,居住在额尔古纳左旗的极少数鄂温克族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阶段,生活在原始森林中,住在简陋的帐幕----撮罗子中,往往漂泊不定。新中国成立后,建起了一批鄂温克新村,实行定居放牧,彻底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状况。并于1958年8月1日建立了鄂温克自治旗。该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部,地处呼伦贝尔高原伊敏河、辉河两岸,全境多森林及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1934年曾在此置索伦旗,1958年改设鄂温克自治旗。
鄂温克人以“以射猎为主”、“以捕貂为业”,这是对历史上鄂温克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精于射猎的鄂温克人,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逐渐丰富、发展了他们的捕猎技术,除用枪支打猎外,还广泛采用围猎、陷阱、枪扎、箭射、犬捉、网套、夹子、药毒等灵活多样的捕猎方法。驯鹿是鄂温克人进行狩猎生产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驯鹿角似鹿,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象”。驯鹿给鄂温克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所以常称其为“森林之舟”。猎犬也是鄂温克人狩猎时必不可少的。
鄂温克人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头饰多为皮帽,用整个狍头制作的狍头帽即为典型的一种。鄂温克女服式样多为长袍,多用云朵、蝴蝶、花卉等图案饰边。鄂温克人喜欢奶茶。
鄂温克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元音分长短。元音和谐较严整。辅音有大量的同化现象,因此出现相当多的长辅音。体词有数、格、领属等语法范畴。动词有态、体、时、式、人称等范畴。体词有领属范畴和动词有人称范畴,是区别于满语的一个显著特征。有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3个方言。鄂温克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牧区通用蒙古文,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文。
自然崇拜是鄂温克族原始信仰的一种形式。鄂温克人特别敬重火,认为火的主人是神,吃饭时要往火里投食物以示供奉。“白纳查”是鄂温克人崇拜的山神。他们认为,山林中所有的野兽都是山神饲养的,供奉他以保护猎人多得野兽。在自然崇拜之外,鄂温克人也对祖先产生了崇拜。鄂温克人供奉的神先神称为“霍卓热”。过去,鄂温克族人多信仰萨满教,牧民同时信仰喇嘛教。
鄂温克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尊老爱幼,礼貌待客是鄂温克人共有的美德。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鄂温克人口为26315人。鄂温克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自治旗和周围几个旗、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