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人物/其他/正文


花沙纳-清朝权臣、艺术家


    花沙纳(1806——1859年,即嘉庆十一年——咸丰九年),姓乌米,字毓仲,号松岑,蒙古正黄旗人。道光十二年进士,他在30多年的仕途中迁调频繁,内阁六部、满汉八旗等许多部门均曾任职。不仅如此,他还多才多艺,不仅擅长琴棋书画,文笔也很华美,曾为后人留下了很多文学作品以及大量的奏稿。

    花沙纳出身于蒙古贵族家庭,他的祖父德楞泰一生南征北战,镇压过多起民间反叛活动,为效忠大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成为乾隆、嘉庆两朝的功勋宿将。花沙纳的父亲苏冲阿、兄倭什讷均因为其祖父的功劳而倍受青睐,先后承袭一等侯爵。出于对祖上的敬仰和尊崇,花沙纳曾撰有《德壮勇公年谱》三十二卷,记述了其祖父的生平,并附有德楞泰的画像。

    1864年(道光二十六年),花沙纳在工部和户部任职,兼管钱法堂事务,他对清廷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漕运非常重视,他针对当时漕粮征收不足的情况,奏请清廷拨银三十万两以收买补足缺额。并适当减免税银,以调动粮商的积极性,此项建议受到朝廷的采纳与嘉许。

    1850年,道光帝卒,咸丰帝继位。花沙纳仍然一直担任朝廷要职。后来爆发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清廷镇压不利,呈土崩瓦解之势。不仅如此,因用于镇压太平军的军备财物激增而导致了国库空虚,清政府的财政难以支撑,陷入困境。为解财政危机,花沙纳于1852年(咸丰二年)九月上奏制发银钱钞币,此举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花沙纳针对前朝行钞存在的诸多弊病,制定出三十二条行钞措施,详细陈述了“行钞十四利”。次年,花沙纳奉命与陕西道御使王茂荫会同户部堂官议定,于同年6月及12月先后发行了以银两为官位的“官票”和以制钱为单位的“宝钞”,使清廷财政收支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勉强渡过了难关。

    当然,像“官票”和“宝钞”这样的纸币是不能进行兑现的,且印发数量庞大,必然会引起通货膨胀,造成物价飞涨,损害百姓的正常生活。而花沙纳这种当初因解一时之急而做出的妄然之举实质上并没有达到“行钞十四利”中所描绘的那种美景蓝图。

    1858年6月,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了天津大沽。清廷慑于外寇的威胁,命花沙纳同大学士桂良前往天津议和,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同年11月,清廷又派花沙纳与桂良赴沪,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与英、法、美三国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这是政府对国家主权的又一次出卖。1859年6月(咸丰九年),花沙纳回到北京后半年就去世了,时65岁。清廷赐谥“文定”。

    花沙纳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议和事件是他一生无法抹去的耻辱,然而,在他一生为清廷供职的30多年间,他在政治、经济以及科举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不可忽视的。

相关文章

考古

北魏长城

文化

尚在通行的语言—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部裕固语
尚在通行的语言: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锡伯语
元明清时期蒙古族的农业技术简述
长篇英雄史诗蒙古《格斯尔》的来源
远古中短篇英雄史诗的发展及其历史类型

风俗

蒙古族“风马”俗溯源
良言佳句吉语暖
忌打狗
忌蹬门槛
作客忌讳

地理

镶黄旗
祖国的绿色宝库--大兴安岭
察哈尔
鄂尔多斯高原
额尔古纳河平原

历史

震撼欧洲大陆的长子出征
满族
卫拉特部的分裂
土族
春秋战国时期强盛的北方民族--东胡

人物

三娘子-具有传奇色彩的蒙古族杰出女英雄
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万里回归祖国的民族英雄
古拉兰萨——蒙古族爱国诗人
乌泰-可耻的亲俄叛国者
席尼喇嘛-乌审旗“独贵龙”革命运动领袖

千古之迷

请太祖为何杀害同胞弟
八旗创建于哪一年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