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萨满教祭祀、神歌/正文
满族萨满教自然崇拜—火神 满族也供奉火神。他们用木头刻制火神雕像,供奉在灶门旁边,春秋二季祭祀。人们期望它保佑火种连绵不断,让全家都能吃上熟食,保证身体康泰。满族民间流传着不少有关火的传说,虽然人物名称不一,情节互有歧异,有趣的是,多以某位英雄盗取天火给人间为主题,这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的故事,简直如出一辙。下面试举两例:
第一例,传说在洪荒远古,一位名叫拖亚拉哈的女神,因见大地冰雪齐天,无法育子,因而私盗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心中的神火下凡。她担心神火熄灭,就把火种吞到肚里;嫌两脚行走太慢,便以手为足助驰。天长日久,她被烧成虎目、虎耳、豹头、獾身、人心、鹰爪、猞猁尾的一种怪兽。只见她四爪蹚火云,巨口喷烈焰,驱冰雪,逐严寒,驰如闪电,光照群山,为大地和人类送来火种,招来春天。(富育光、于又燕《满族萨满教女神神话初析》,载《社会科学战线》)这个故事中的英雄是位女神,偷火方式是吞入腹中,起源似较为古老。
第二例,据说阿布卡恩都里一直不肯把火种传给人间,后来有个叫托阿的小伙子,从天上偷来一葫芦火种,从此人们学会熟食,夜间以火照明,冬天用火取暖。此事终被阿布卡恩都里发觉,收回火种,并将拖阿捉拿天廷,绑在天树尖上,头朝下悬挂起来,幸亏为喜鹊搭救,将火种重运人间。后来,托阿被羁留在天上,罚做打石头的苦工。(傅英仁搜集整理《满族神话故事》,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这个传说的起源可能较晚,或许是前一个故事的变体。无论如何,这种火种盗自天上的观念,这种对英雄自我牺牲的称颂,与希腊神话中表露的思想如此一致,是颇耐人寻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