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历史/各民族部落的形成与演变/正文


东乡族


    东乡族人主要聚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地区,并以地区名为民族名,称为东乡族。过去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东乡族。

    关于东乡族的族源问题,争论和分歧比较大。有的专家认为东乡族主要源于色目人。他们认为成吉思汗西征时,俘获了或征集了大量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工匠,这些人随蒙古军居住于临夏地区,后来移居于东乡一带,繁衍生息,并逐渐融合了当地汉族、回族、藏族,最终形成了东乡族。还有的专家认为东乡族是以中亚的撒尔塔人为主形成的。

    笔者比较同意以下的说法:东乡族是元末明初,以居住在东乡地区的蒙古人、回回人为主,与汉人和藏族人共同融合而成的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

    至于东乡族的形成过程,论其起源可追溯到成吉思汗时期。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时,中亚各国居民已多信仰伊斯兰教。成吉思汗每陷一城,都要将大量当地人编入蒙古军,特别是将匠人和有技艺的俘回随军服务,将当地妇女、儿童押回后方,其数量之大,史有明载。1226年,这些中亚人随成吉思汗回师进攻西夏,便来到了甘肃。从13世纪开始就有蒙古军队在河州驻守、屯田,此后这一带为蒙军重要屯戍据点。驻守此地的元朝蒙古宗王阿难答自幼为穆斯林抚养长大,后遂信奉了伊斯兰教。其部下十五万士卒中信教者居其大半。后阿难答篡政失败,阿难答原属下的伊斯兰教属民,大量进入东乡一带的穷僻山沟。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于东乡地区的各民族融合而渐渐在这地域形成了东乡族。

    东乡族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反抗统治阶级的起义。

    解放后,设立东乡族自治县。该县是干旱山区,境内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海拔高,交通不便。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已经改变了过去干东乡的旧貌,成为欣欣向荣的新山乡。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以土豆为主,其质沙甜、含淀粉高。他们还培植了一种很出名的桃杏,既不同于桃也不同于杏,其个儿大、色美、味香。

    东乡语属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许多词汇都与蒙古语基本相同或相似。可分为锁南、汪家集、四甲集3个土语。大多数东乡族青年兼通汉语。 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东乡族信奉伊斯兰教。在东乡族中,伊斯兰教通常分为三大派系,即老教、新教、新兴教。老教又分为四个派系,即哲赫林也、虎菲也、库不林也、嘎底林也。西北地区,习惯上称伊斯兰教的这种老教派派系为门宦。门宦是伊斯兰教中的神秘派。东乡族信奉老教(门宦)的人数最多。共有九个门宦:胡门、白庄、华寺、大拱北、张门、穆夫提、沙沟、海门、风门。新教徒的分布也较广。新兴教是解放初期产生的,信徒较少。老教和新教各有自己的清真寺,教民只参加本派清真寺的活动。各教派举行宗教祭典活动时宰的牛羊,都由本教派自己的阿訇献祭。

    东乡族的主要节日:

    东乡族开斋节:伊斯兰教教历九月是斋戒的月份,称斋月。每逢斋月,穆斯林白天不吃不喝,不说流言秽语,夜间饮食,称为封斋。封斋是伊斯兰教的五功之一。斋戒期满,伊历十月一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或尔德节。开斋节这天,东乡族的男人们除了去清真寺聚礼以外,还在清晨上墓地去念经祈祷,悼念亡人。妇女们则在家里炸油香等,分送亲友,互相拜节问候。这样庆祝三天,非常隆重。

    东乡族古尔邦节:古尔邦节一般在开斋节之后第七十二天举行,东乡人称之为阿也(节日)。东乡族过古尔邦节的时候,都宰牛或羊来庆祝。过古尔邦节必定宰羊,所以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

    据199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乡族人口为373872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甘肃省兰州市和定西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