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历史/蒙古族历史/清代蒙古/漠西蒙古归附清朝/正文
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的归附清朝 关键词:准噶尔 卫拉特 科尔沁 阿睦尔撒纳 噶尔丹 达瓦奇 噶尔丹策零 青衮杂布 伊犁 达赖喇嘛
引子:1745年噶尔丹策零去世,准噶尔贵族之间为争夺汗位内讧不止。1755年,在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的带领下,清廷终于如愿以偿,灭亡了长期与其对抗的准噶尔汗国,至此,17世纪以来蒙古族的抗清斗争以最终以失败告终。
1745年噶尔丹策零去世,时年其长子喇嘛达尔扎十九岁,次子策妄多尔济纳木札尔十三岁,幼子策妄达什七岁。根据噶尔丹策零的遗嘱,由次子策妄多尔济纳木札尔即位,称“阿札汗”。但是1750年,新怀异志的达尔扎联合其姐夫萨奇伯勒克执杀了阿札汗,篡夺汗位,并从西藏达赖七世噶桑嘉措那里取得“额尔德尼喇嘛巴图尔洪台吉”的称号。
由于达尔扎是噶尔丹策零的庶出之子,出身卑微,因此遭到了贵族们的普遍反对。功臣小策凌敦多布的儿子达什达瓦同辉特台吉阿睦尔撒纳以及和硕特台吉班珠尔兄弟密谋,企图废除达尔扎,拥立策妄达什,但被达尔扎觉察,先发制人,杀死了策妄达什及达什达瓦。策妄达什被杀后,准噶尔大将策凌敦多布之孙达瓦齐成为绰罗斯族中最有资格继承汗位之人。在阿睦尔撒纳和班珠尔的怂恿下,达瓦齐起兵向达尔扎发难但遭到失败。1752年,逃亡到哈萨克的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返回准噶尔,突袭达尔扎的营地,杀死达尔扎,达瓦奇如愿登上汗位。
达瓦齐称汗后,一些反对派组织人马同他对抗,在阿睦尔撒纳和哈萨克汗阿布赉的支持下,达瓦奇最终战胜了反对派,但以为稳坐汗位的达瓦齐没有料到,昔日盟友阿睦尔撒纳突然于1754年春发动事变,同他争夺汗位。
其实阿睦尔撒纳早有夺汗位之心,但因他不是出身于绰尔罗斯家族,因此在准噶尔的帝位之争中,他积极支持达瓦奇登临汗位,而当达瓦齐称汗分封给他新的领地后,他便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先后袭杀其兄沙克都尔与岳父达什台吉,夺取了他们的领地。羽翼丰满后,他便于1754年联合哈萨克汗阿布赉进攻达瓦奇,但是这次行动却遭到了失败,这使阿睦尔撒纳认识到,单单凭借哈萨克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和利用清朝的势力来达到其君临准噶尔的目的,于是1754年冬他率领两万余人投奔清朝。
实际上准噶尔内部为争夺汗位的连年征战已使许多贵族不得不带着他们的属民避入清朝内地。1753年杜尔伯特首领车凌又率众归附了清朝。清政府对此极为重视,1754年对杜尔伯特编旗划佐,建立赛因济雅图盟,以车凌和车凌乌巴什为正副盟长。事实上,此时的清廷也想利用准噶尔的内乱,最终征服卫拉特。
阿睦尔撒纳的归降,正中清廷下怀。1755年2月,清廷以班第为定北将军,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连同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郡王青衮杂布等出北路,以永常为定西将军,萨喇尔为定边右副将军出西路,攻向伊犁。
由于达瓦奇疏于政务,终日饮酒,因此清军到达准噶尔后,“兵行数千里,无一人敢抗者”。很快清军就深入卫拉特内地,这时的达瓦奇众叛亲离,仓促之间以万人迎战,很快兵败被俘,解送北京,至此准噶尔汗国灭亡。乾隆帝认为此举“竟先朝数十年未竟之绪”,欣喜若狂,于是封赏军前效劳的诸将领,特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并议定了平定准噶尔的善后事宜,命班第、鄂容安率五百人镇守伊犁。
但是在谁主宰准噶尔的问题上,阿睦尔撒纳与清朝发生了根本对立。本来阿睦尔撒纳不过是想“假手大兵,灭准噶尔后,以己为浑台吉,总管四卫拉特”。因此清军撤兵后,阿睦尔撒纳“以总汗自处”,不穿清朝官服,不用清朝官印,自用珲台吉菊形篆印行文各部,任意调动军队,生杀予夺不与班第商议。
阿睦尔撒纳的种种行为,引起了清廷的警觉,于是1755年八月令阿睦尔撒纳去热河避暑山庄朝见乾隆帝,想趁机缉拿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早有防范,但不敢公然违命不去热河,只好在途中故意拖延,借机商讨脱逃之计,行至乌隆古河时,以回牧地扎布汗河治装为由,将副将军印交额璘沁多尔济代管,脱离清朝,率众反清。
清廷得知阿睦尔撒纳倒戈后,命策楞为定西将军,征讨阿睦尔撒纳。卫拉特诸台吉对阿睦尔撒纳反清的行为态度不一,在清军的不断追击下,阿睦尔撒纳于1757年七月逃入俄国,八月被送往托波尔斯克,俄国本想利用准噶尔贵族的势力来染指清朝西北边疆事务,但不料九月阿睦尔撒纳却突患天花,病死于托波尔斯克。阿睦尔撒纳的死,使俄国染指清朝西北边疆的企图遭到破产,为清朝消除了一个隐患。
准噶尔长期的对抗行为,使清廷非常恼火,平定阿睦尔撒纳后,乾隆帝下令大肆屠杀卫拉特人。1762年清廷在伊犁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属伊犁地区。准噶尔汗国的灭亡,标志着17世纪以来蒙古族的抗清斗争以最终以失败告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