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科技发明/农业技术/正文
东北地区的农业文化发生 #关键字:畜牧业 狩猎业 渔猎 东北平原 龙头山文化 左家山文化 肃慎人 农业文化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长约1000千米,东西最宽处400千米,面积35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松花江、嫩江、辽河冲积而成。大都海拔在200米以下,水土条件好,地处北纬40-50度的温带,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在人类诞生的时代,东北平原的气温比现在要高些,考古学家从今吉林榆树县周家油坊和安图县明月镇两地文化遗存来分析,那里夏季的山麓和平地是一片郁郁葱葱,有多种可食的植物果实和根叶;冬季气候寒冷,草木枯萎,冰天雪地,正好是猎食野生动物的时候。况且江河的鱼类可供捕食的,也很不少。所以东北平原自人类出现就从事采集渔猎活动,其延续的时间特别长,平原的自然环境有异于草原,平原采集渔猎活动最终转向了种植。据记载,东北平原较早具有农业文化的部族有肃慎、夫余等。
肃慎居住在长白山以北,自牡丹江直至松花江、黑龙江中游。文献和考古资料反映肃慎从采集渔猎到种植的过程,尚算完整。黑龙江省东部发现六千多年前的新开流文化,被认为是肃慎人先世的文化遗存。出土的陶器上有鱼鳞纹、鱼网纹和水波纹,这些纹饰应是渔猎生产活动在艺术上的反映。出土的骨器也以捕鱼工具为主,有鱼标、鱼弋子、鱼叉、鱼钩等。所发现的牙器用野猪撩牙为原料做成的刮鳞破肚的小刀。肃慎先人懂得了窖藏鱼技术,在新开流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一批鱼窖,一般都呈圆袋形,发掘时,其中还放满鱼骨,看来是在秋天鱼汛季节打鱼较多,吃不完而窖藏起来过冬的。该处遗址出土的石器以压制的细石器为主,有石镞、刮削器、石叶、石钻、石核等。遗址中还发现有大量野猪、鹿、熊骨,说明狩猎经济比重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肃慎人发现了楛矢石弩这种狩猎工具。用石骸为箭头的镞矢,这是弓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当时的肃慎人已掌握了制作和使用弓箭的本领。据《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周成王大会诸侯时,肃慎人曾献上“大鹿”,这就是俗称四不像的角类鹿,蹄类牛、尾似驴、颈背如骆驼的鹿属动物。能不远数千里把鹿进献给周王,说明肃慎人已初步掌握了驯鹿技术,出现畜牧的萌芽。
被认为是肃慎人农业文化最典型的茸歌岭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牡丹江流域镜泊湖畔,其文化面貌分上下两层。下层经测定距今约四干年,出土的石器多是打制的,也有部分压制的和少量磨制的,种类有石锄、石斧等,显然是用于农业生产。上层经测定距今约三千年,出土的石器已以磨制为主,种类多样化,有长身斜刃斧、环形斧、平背弧刃穿孔女、长方形穿孔刀、锛、凿、矛、靡棒、镞、杵、齿轮状石器等。同时出土有大量的骨器,种类亦有锥、针.簪.匕、镞、鱼钩、枪头;甲片等。又出土有陶器多种,如瓮、碗、盆、盘、杯、既以及许多神态各异的小陶猪,而且还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屋的痕迹。这个遗址出土石斧、石锛、石刀、石锄、石磨盘、石磨棒等多种农业生产工具,兼有半地穴式房屋和各种陶器的遗存,表明当时的肃慎人已经过着比较稳定的原始农业生活。小陶猪的遗存是家猪饲养的反映,也要以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为基础。可见,莺歌岭遗址文化时代的肃慎人,由采集渔猎转向农耕已经十分明显,但遗址有大量渔猎工具和兽骨的出土,又表明进入农耕的肃慎人还需要以渔猎作为生活来源的重要补充。
与莺歌岭遗址属同一文化系统的宁安县牛场遗址和大牡丹遗址,不但出土有石斧、石镕、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多种农业生产工具,还发现有农作物的遗存。经鉴定,牛场遗址的农作物是大豆,大牡丹遗址是大豆、粟和黍。同类作物在吉林省汪精县百草沟原始社会遗址也有发现。又牡丹江地区的龙头山文化、吉长地区的左家山文化,其农业的经济性质也很明显,说明肃慎人所在地区,普遍地经营着原始农业。
肃慎与东胡之间的夫余人,他们活动在松花江中游和嫩江一带;已发现的西周中叶到春秋之际的白金堡遗址,被认为是夫余人农业文化有代表性的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锛、蚌刀、蚌镰等农业生产工具;陶器有南、罐、壶、钵、盆、碗、杯等。遗址内有半地穴式居室,居室周围窖穴的陶罐中尚有炭化的谷物。毫无疑问,白金堡遗址的人们已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遗址又发现有石镞、骨镞、骨矛、鱼漂及大量鱼骨,说明渔猎仍是生活的重要来源。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夫余人既有狩猎业,又有畜牧业,饲养的家畜既有牛、马,还有猪,而饲养这类大牲畜往往与种植同时发生的。
根据以上各种发现的遗址来看,东北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是在以狩猎和畜牧业为主的情况下,结合了农业的发展,而且也掌握了种植农作物的技术。可见先秦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已经开始了原始的农业耕作。
参考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 《逸周书·王会篇》
编辑:宇威
|
相关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