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历史/蒙古族历史/清代蒙古/清朝对蒙古的统治政策/正文
外扎萨克蒙古 清代将蒙古地区分为内属地区和外藩蒙古,又将外藩蒙古分为内扎萨克蒙古和外扎萨克蒙古,一称瀚海以北或大漠以北为外蒙古(喀尔喀蒙古),外蒙古初时分为三部:东臣汗部、土谢图汗部和扎萨克图汗部,雍正年间又增设赛因诺颜部,而外扎萨克蒙古除步四部外还包括: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裤特、阿拉善厄鲁特、额济纳土尔扈特、青海蒙古。外扎萨克就地域而言大体相当于今蒙古国、中国新疆天山以北,内蒙三阿拉善和额济纳、青海省的一部分。
喀尔喀蒙古四部,史称漠北蒙古,东临黑龙江,西及阿尔泰山接新疆,南达瀚海与漠南蒙古诸部相连,北接俄罗斯,康熙三十年经多伦诺尔会盟后,喀尔喀蒙古正式归附清朝,后编旗分佐设盟,嘉庆年间有四盟,八十六旗。
土谢图汗部,东临肯特山,西接翁金河,南临瀚海,北靠楚库河,开始时设十七旗,雍正年间增至三十八旗,嘉庆时又编为二十旗,各旗会盟之地为汗山,因此称为汗山盟或汗阿林盟。
东臣汗部,东临额尔德尼罗海,西接察罕齐老图,南达塔尔衮柴达木,北至温都尔罕,康熙年间编为十二旗,乾隆年间增至为二十二旗,各旗会盟于克鲁伦河巴尔和屯,因此称为巴尔和屯盟。
北萨克图汗部,东临翁锦,西尔哈勒殊勒,西达喀喇乌苏,额呼克诺尔,南接阿尔察喀喇托辉,北至推河,开始设为八旗,后不断增加,至嘉庆时达十九旗,各旗会盟于扎萨克河源毕都哩雅诺匀,因此称为扎克必拉色钦毕都哩雅诺尔盟。
赛因诺颜部,东临博罗布哈苏多欢,西达库勒萨雅索部图额金领,南接齐齐尔哩克,北至齐老图河,雍正年间,由土谢图汗部分出十九旗,组成赛因诺颜部至嘉庆有二十四旗,各旗会盟于齐齐尔哩克,称齐齐尔哩克盟。
杜尔伯特部,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十一旗,右翼四旗,左右两翼各组成一盟,称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和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土尔扈特部,土尔扈特分为旧土尔扈特(跟随渥巴锡返乡者)和新土尔扈特(跟随舍棱返回故土者)。旧土尔扈特分四盟,东乌纳思素珠克图盟,辖两旗,西乌纳思素珠克图盟(辖一旗),南乌纳思素珠克图盟(辖四旗),北乌纳思素珠克图盟(辖三旗),新土尔扈特设一盟——青塞特齐勒图盟。
和硕特部,辖三旗,称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青海蒙古部落,辖有四部落二十九旗,包括理特二十一旗,辉特三旗,土尔扈特四旗,喀尔喀一旗, 另有一喇嘛旗,各旗会盟于西宁边外的察罕拖罗海。
阿拉善厄鲁特一旗,不设盟。
额济纳土尔扈特一旗,不设盟。
科布多所属和硕特一旗,不设盟。
外扎萨克蒙古喀尔喀四部由定罗左副将军统辖,杜尔伯特、新土尔扈特、和硕特由科布多参赞大臣统辖。旧土尔扈特由伊犁将军统辖,青海各部由西宁办事大臣统辖,阿拉善和额济纳之兵不统于将军和大臣,征调同内扎萨克蒙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