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人物/名人轶事篇/正文
裕谦和林则徐的友谊 裕谦与林则徐都是鸦片战争时期清朝著名的爱国英雄,而两人的友谊也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的交往是从1835年前后同在江苏为官时开始的,那时候裕谦任江苏按察使,而林则徐则担任江苏巡抚,共同的抱负和对国家兴亡的忧患使他们在公务之外有了更多的接触,很快便成为至交,后来二人分赴不同的地方上任,但书信往来却从没有间断过。
1814年,禁烟有功的林则徐遭奸臣构陷,被道光帝免去了钦差大臣、两广总督的职位,由卖国贼琦善接任。此举引起朝中许多正直大臣的不满和非议,但是均敢怒而不敢言,只有裕谦不惧奸臣的淫威,毅然上书朝廷参劾琦善,替为国尽心尽力却屡屡遭人陷害的好友林则徐鸣不平。
后来,裕谦又上书清廷请求将革职后在广州待命的林则徐调来他处,主持镇海的军营防务,得到皇帝的准允。有了这样的安排,林则徐也非常高兴,他等不及圣旨的下达就欣然踏上了与故友重逢的旅程。不久以后,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在一起了,他们齐心协力为镇海的防御工事和武器的改良制造做出了贡献。
同年的7月中旬,早有启用林则徐之意的裕谦从江苏回到镇海,特意摆了一桌酒席请老友开怀畅饮。可万万没有想到,当天下午朝廷的圣旨就到了镇海,宣布林则徐被流放新疆。对这对挚友来说,这无疑是沉重的迎头一击,一想到分别的日子近在咫尺;一想到从此以后好友的悲惨境地,裕谦的心里不禁悲愤万分。第二天,林则徐便辞别了裕谦,他想不到,这是他们最后的一次相聚……
同年10月,裕谦在镇海保卫战中率军与英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死战,终因寡不敌众而导致镇海的陷落,裕谦也投水为国殉节。此时正在扬州“效力赎罪”的林则徐闻讯不禁悲痛欲绝,从此“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