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地理/人文地理/地名地志/正文


鄂尔多斯高原心脏——鄂尔多斯市


    现代气息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是古老的鄂尔多斯高原的中心地带,因辽代曾设东胜州而得名。位于伊克昭盟中部偏东。东邻准格尔旗,南毗伊金霍洛旗,西与杭锦旗接壤,北和达拉特旗相连。面积213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14.7万,蒙古族1.02万人,其他少数民族0.14万人,市区人口5万余人。辖4各街道办事处、10各乡。伊克昭盟行政公署所在地。市辖境大部原系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牧地。全市呈东西狭长形,东低西高。东部沟壑纵横,海拔1300米左右,西部起伏不平,属丘陵地带,是伊克盟盟东部各大河川的分水岭和发源地。海拔1500米左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据史书记载,古代的鄂尔多斯市是一个土地肥沃林草丰美的天然牧场。鄂尔多斯市为“西河旧地”(西河指秦汉西河郡)。秦始皇赢政后,修驰道(秦直道)进入鄂尔多斯市,打开鄂尔多斯市与关中联系的大门。从云阳(陕西淳化县)通到九原郡(包头西)的秦驰道,至今在东胜地区还有残迹。唐设东胜州,明筑东胜城,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置东胜厅。1913年改东胜县,县府设在包头,1928年迁回东胜境内陶油房。1930年绥远省府资助,在现在的市区内建了一个土城,县府从陶油房迁到城内。1983年10月撤县改市。2001年改为鄂尔多斯市。

    今天的鄂尔多斯市已经是一个新兴城市。我国规模最大的毛绒联合企业就座落在这里,它的产品远销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鄂尔多斯的羊绒衫已成为国际驰名商品。“煨炭”资源丰富,这一地下珍宝正在被大规模开发。交通运输、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包神(包头至神木)铁路纵贯南北穿过,公路通往盟内各旗和邻近盟市和省、自治区,是全盟交通枢纽。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