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人物/政治军事篇/正文
裕谦-鸦片战争中投水殉节的蒙古族爱国将领 *人生自古谁无死?清史留名慰忠魂。在鸦片战争的硝烟中,在镇海之战的炮火中,一位蒙古族爱国将领抱着“与城共存亡”的誓言,毅然投水殉国,用48岁的生命照亮了保家为国、抵抗侵略的史册。裕谦的名字,必定会永远铭刻在爱国者的丰碑上,历史不会忘记!
裕谦(1793—1841),原名裕泰(后因为与当时湖南布政使裕泰重名而改),字衣谷,又字鲁山,号舒亭,姓博尔济吉特氏(孛儿只斤氏),察哈尔蒙古镶黄旗(今锡盟镶黄旗)人。他一生刚直不阿,力图革新,是鸦片战争中著名的抗英将领、为中华民族的利益而献身的蒙古族爱国英雄。此外他还是一位著作家,有《正俗外吏规行》、《悟雪桉诗初集》、《悟雪桉诗二集》、《勉益斋偶存稿》、《勉益斋续存稿》《裕靖节公遗书》等著作传世。
裕谦出身于封建贵族家庭,祖上三代都是清朝的知名大臣。其父庆麟(乾隆五十四年因对廓尔喀边界纠纷处理不当被革职)在裕谦五岁时去世,家道中落。但从小立志为官的裕谦在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进士,选用翰林院庶吉士。此后相继担任过礼部主事、满州蒙古员外郎、湖北荆州知府、武昌知府、江苏按察使等职。
裕谦是一位非常重视教育的官员,在荆州、武昌任职期间,他号召各地捐款兴办义学,同时制定出捐助奖励办法。他还亲自巡视各地办学情况,并发布多道以鼓励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条谕,以实干精神显示了他对兴办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重视,这在当时的为官者中是非常少见和难能可贵的。
在出任江苏按察使期间,裕谦更是严于律己,勤政清廉。他执法严明、平反冤狱、抑制权贵、惩办贪官污吏;在发展社会生产上,蠲免田赋、兴修水利、救灾济贫,同情关心百姓的疾苦。更难得的是,他在百忙当中仍然不忘对人才的挖掘和培养,经常关切地询问当地士子读书的情况,并积极寻觅当地名人著述的有关理学经济之书来阅读,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件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满清贵族中,裕谦很早便认识到了鸦片对中国民众的毒害和腐蚀,早在武昌知府的任上,他就曾指出过“毒流中国,患甚于洪水猛兽”的危害性。他坚决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主张,认真执行禁烟政策,严禁差役、官兵、百姓沾染鸦片,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惩治吸食、贩卖、种植鸦片等犯罪活动的条例,极力反对外国鸦片侵入,严禁鸦片贸易,有力地配合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使江苏的禁烟运动成果卓著,在全国名列前茅。抵制鸦片、坚决抗击英侵略军是裕谦和林则徐的共同主张,志同道合使他们之间建立了高尚的友情。在后来的镇海之战中,林则徐就曾助老友一臂之力,参与了镇海的防堵事物和大炮与新式战舰的制造。后来,林则徐被流放新疆,裕谦为失去这么一位肝胆相照的好友而痛惋不已。
1840年6月,英军终于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久定海即告失陷。裕谦此时任职两江总督,掌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盐、漕、河三大政务,同时肩负江南沿海一带的防务。他反对妥协,力主进兵收复定海;亲赴宝山、上海筹防,支持陈化成在吴淞备战。不久,清廷以更大的代价换取了定海的归还。1841年初,裕谦接替被朝廷撤职的伊里布任江、浙海防军务的钦差大臣。他积极加强浙江沿海(特别是定海和镇海)地区的防御力量,增设兵力和武器装备,为抵御侵略者的入侵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1840年8月,英国侵略者出动二十九艘战舰,以三万余人,兵分三路,向我定海发起进犯。裕谦虽设防严密,积极还击,与敌血战六昼夜,终因清廷腐败,后援失继,遂使定海再度失陷。裕谦五内如焚,一面誓守镇海,一面向清廷请求支援。
1841年10月10日,狡猾的英军由浃港登陆后,兵分两路,围攻镇海外围的金鸡岭和招宝山两处阵地。镇守招宝山的浙江提督余步云一向贪生怕死,在战前就曾找多种理由想退兵求和,均被裕谦严词拒绝。在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余步云不顾裕谦的多次劝阻,带队不战而逃,最终沦为千古罪人。余步云的出逃致使防线崩溃,敌人趁虚而入,直攻镇海。此时,镇海腹背受敌,情况危急。裕谦与总兵谢朝恩一起,指挥官兵拼死抵抗,击毙许多英寇,并冒着生命危险,亲自登城督战。而此时,意外的招宝山火药自焚使得大批英军上城,本来就寡不敌众的镇海军民彻底陷入了了绝境。金鸡、招宝两山的沦陷使裕谦意识到大势已去,他满怀悲愤,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毅然投水殉节,实现了他“城存与存,断不敢稍有退志,以冀保守斯土”的誓言。镇海遂告失陷。
据说后来英兵入镇海城,曾悬赏购缉裕谦,因为裕谦曾将英军俘虏剥皮抽筋处死,所以深为英军所痛恨。裕谦投水以后,虽然被家人和随从捞起,但终因抢救无望,死于败退途中,后被埋葬于杭州。清政府追赐裕谦为太子太保,并按照尚书的标准加以抚恤,还在镇海建立祠堂,以表彰他保卫祖国海疆的显著功绩。
裕谦一生忧国忧民,功勋卓著,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他虽然已死去一个半世纪了,但他的英雄名字和伟大的功绩将永垂史册。他他的一生,正反映了历史上蒙汉人民为保卫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安宁,同心同德,携手战斗的光荣历程。他的死,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