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人物/政治军事篇/正文
伯颜-元朝大将军 *伯颜(1237-1295年)蒙古族,蒙古巴林部人,生于伊儿汗国,以多谋而著称,他不仅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大将,而且是一位诗人,且创作了不少内容充实、气势雄浑的诗歌及散曲,可惜大部分已散失,伯颜为元王朝开创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伯颜的父亲晓古台一直跟随旭烈兀在西域开创疆土,伯颜童年时,就在西域成长。
公元1264年,旭烈兀派伯颜到元朝汇报情况,世祖忽必烈看见伯颜相貌端正,说话思维敏捷,决定留在朝中重用。
公元1265年,伯颜任中书左丞相,因才华出众,又晋升中书右丞相和同知枢密院事。
公元1274年,伯颜受世祖忽必烈之命,率领20万蒙古军攻打南宋,沿长江而下取临安。
公元1275年,在丁家州(今安徽铜陵东北)大败宋军13万,占领了建康(今南京)。伯颜派遣大将军阿术率兵驻扎瓜州(今江苏邗江境),阻挡两淮宋军的援军,并派兵攻克镇江、常州、苏州几广德(今属安徽),建立起以建康为中心的南进基地。南宋看大势以取,决定与元朝握手言和,但遭到元朝的拒绝,南宋只好征召诸路路兵保卫临安;调兵增援吴江(江苏)、四安(今浙江长兴西路)、独松关(今浙江余杭西北),并先后夺回溧阳、常州、平江等地。宋将张世杰、孙虎臣等率水师与元军决战,元军水陆配合,左右夹击,大获全胜,获战舰七百余艘。
忽必烈最后下定灭宋决心,命伯颜率领元军直逼临安。伯颜受命后,召集攻宋将帅布署方略,确定了“分诸军为三道,会于临安”的作战布署。这年十一月,伯颜分兵三路会攻临安,西路由参政阿剌罕,四万户总管奥鲁赤率领蒙古骑兵出建康,向溧阳、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进军;东路由参政董文炳、万户张弘范、都统范文虎率水师沿江入海,向海盐、澉浦(今浙江海盐县南)进军;中路伯颜带领诸军,率水陆两军出镇江,向常州、平江(今江苏苏州市)进军。
西路军主帅阿剌罕率军南下,直趋溧阳,遭到南宋守军的抵抗,结果宋军损兵折将,残部南撤。元军乘胜追击,在溧阳西南银林东坝再次打败宋军。元军在追击途中受到南宋援军的阻击,双方展开激战,后来元军派蒙古骑兵冲杀,宋军抵挡不住,突围南逃。溧阳之战,宋军损失将校70余人,士卒近2万人,伤亡惨重。西路军于十一月下旬逼进建康通往临安的要隘独松关(今浙江安吉县东南),南宋守将张濡率兵北上阻击元军,与元军骑兵交战。宋军虽是精兵强将,但只有数千人,而且都是步兵,虽然奋勇冲杀,但却难以阻挡强大的蒙古骑兵,终于被击溃,主将张濡被杀,士兵死伤2000余人,元军控制了临安的北大门。
中路军伯颜率兵进攻常州,常州是拱卫临安的前阵,是元军整个攻取临安计划的关键,伯颜派兵击溃宋增援部队后,亲自指挥攻城。元军在城南筑高台,把炮放在台上向城内猛轰,又用火箭射入城中,常州城内一片火海。伯颜命元军架云梯、绳桥攻城,元军攻入城内。常州守将姚岩率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没有外援而失败。姚岩、王安节等阵亡,僧人万安、莫谦之长老率僧兵赴援,500名僧兵全部战死。
东路水军以范文虎为先锋,顺江东进,由于长江两岸已无宋军把守,元军进军顺利。当时长江口活跃着一支由贫苦渔民组成的水军,由朱清、张瑄率领,不受宋朝管辖。元军主帅董文炳认为可以利用这支力量,便招降了这支海上武装,朱、张二人带领人马和海船随元军南下攻取临安,增强了元军海战能力。东路军出长江口后沿海商下,十二月逼近钱塘江口,从海道包围了临安。
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二月,元朝三路大军近逼临安,随时准备攻占临安。至元十三年(1276年)正月,东路军董文炳一部登陆,抵达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市),宋守军投降。
董文炳率东路军与中路伯颜大军会师,西路军阿剌罕也率部与中路军会师。在大军压境形势下,南宋朝廷一片混乱,丞相陈宜中请太皇太后出海避敌,张世杰、文天祥主张决死一战。宋廷既没有兵力抵抗,求和又被元军拒绝,于是奉玺书向伯颜请降。伯颜遣董文炳、吕文焕、范文虎入城安抚百姓,禁止杀掠,封闭仓库,收缴宋廷袞冕、圭璧、仪仗、图籍以及大批财宝、器物,运往大都(今北京市)。伯颜亲自入临安城安置宋廷人员,把宋帝赵显皇太后全氏以及其他朝官、宫廷人员监护起程,浩浩荡荡北上。至此,临安被元军攻取,南宋灭亡。
灭了南宋以后,伯颜又在北部边地与称兵割据的蒙古贵族海都作战。至公元1282年,大破宗王明铁木儿之兵。后因有人在元世组祖面前诬告他与海都私下互通,于是命令御史大夫玉昔铁木儿代替了他的职位,伯颜就居住在大同。
公元1294年,元世祖死了之后,成宗铁睦耳即位,不久,一代英雄元朝名将病死,享年58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