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当前位置:北方游牧民族/文化/宗教信仰/藏传佛教/正文


俺答汗与西藏佛教的联系


    俺答汗又译作阿勒坦汗,是土默特部的首领,明代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人物。十六世纪中叶,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的势力从河套等地区扩张到甘肃、青海地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阿勒坦汗的侄孙呼图克太.彻辰.进军西藏地区,战争胜利后,他将一些西藏喇嘛带回蒙古。据哲里木盟库仑旗发现的《锡埒图库伦喇嘛传汇典》记载,青海阿木多地方的阿兴喇嘛秉承达赖喇嘛的旨意,先到五台山朝佛,于1571年转到长城以北的蒙古土默特部,会见了俺答汗。阿兴喇嘛向俺答汗解说佛教宗旨,缕述历代达赖的学识和贤明以及生平等等,并劝说俺答汗邀请格鲁派领袖三世达赖。另外,1576年,鄂尔多斯部的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洪台吉为蒙古贵族的一种称号)向他的叔父俺答汗建议,迎请西藏达赖喇嘛接受新教,以效忽必烈尊崇八思巴喇嘛之例,确立政教管理体制。俺答汗毫不犹豫地采纳了这一建议。经过阿兴喇嘛的传法以及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的建议,俺答汗开始有了皈依佛教的心愿。这两件事是俺答汗迎佛的前奏,也是这一段历史上起决定性作用的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因连年征战,部下的厌战情绪比较明显,需要有一种新的精神武器来安定部众,另一方面为了顶住明朝要他退出青海的压力,寻求在青海、西藏发展的机会,感到有必要和西藏佛教建立更进一步的关系,因此接受了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的建议,派专人到西藏邀请索南嘉措前来青海会见。

    格鲁派是十五、十六世纪在西藏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西藏佛教教派。它的创始人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公元1357年出生于宗喀(今青海湟中县),十六岁时赴西藏,先后拜名师多人,研习佛法,造诣颇深,成为在前后藏一带十分著名的佛教大师。

    俺答汗和三娘子隆重迎接活佛索南嘉措的情形俺答汗和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的使者达到拉萨后,索南嘉措很快就接受了这一邀请,动身到青海去与俺答汗见面。索南嘉措于公元1577年11月从拉萨蚌寺动身,1578年5月间在青海湖边新建成的仰华寺与俺答汗等会见。俺答汗在仰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据说,从远道前来参加欢迎大会的蒙、藏、汉、维吾尔等族僧众和军民达十万余人,真可谓盛况空前。在这次欢迎会上尤为重要的是由鄂尔多斯部呼图克台.彻辰.洪台吉所发表的一篇言辞生动的“讲演”和所宣布制定的《十善福法规》。“讲演”对俺答汗接受佛教予以高度评价,认为这一举动是巩固汗权建立和平、安宁的重要手段。

    俺答汗与索南嘉措会见以后,彼此还谈起了元代忽必烈和八思巴会见的故事。达赖三世这一点颇值得留意,显然俺答汗是以忽必烈自拟,而将索南嘉措比作八思巴。公元1578年,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一个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得到达赖喇嘛的尊号后,格鲁派寺院集团的上层僧侣立即将索南嘉措定为第三世达赖喇嘛,第二世是哲蚌寺的前一任法主根敦嘉措,第一世是宗喀巴最后也是最小的弟子、扎什抡步寺的建立者根敦主。过去有人说,由宗喀巴的两个弟子传出达赖、班禅,其实并非如此,而是达赖、班禅的名号出现在以后,为了与宗喀巴联上关系,追认宗喀巴弟子辈分的人作为第一世达赖、班禅的。

    索南嘉措与俺答汗会见后,没有立即返回西藏,他继续在蒙古族统治阶级中结纳关系。正如《安多政教史》所记,他以格鲁派教主的身份在青海剃度了一批藏族和蒙古族人出家为僧,在这些僧人中有一个名叫云丹嘉错,后来被称为第二世东科尔呼图克图。历代东科尔活佛的使命是专门代表达赖喇嘛与蒙古各部领主联络,是蒙藏民族同志阶级之间的一座特殊桥梁。俺答汗也将他部下一个名叫火落赤钦巴图尔的贵族及其属民迁居青海湖附近。这样,在青海的蒙古诸部中又增加了一个火落赤部。

    此后,俺答汗派遣佐格阿升喇嘛等人携带大批礼物进藏,给格鲁派各大寺院以及支持格鲁派的各封建领主赠送礼物。这说明在俺答汗的心目中,索南嘉措是作为格鲁派和这些封建领主的代表而受到接待的。索南嘉措在1582年到了昌都,准备返回西藏。

    俺答汗回到土默特后,于公元1583年病故。据《蒙古源流》记载,俺答汗在临终时留下遗言,要他的子孙迎请达赖三世索南嘉措来土默特。索南嘉措在公元1586年到土默特部。1587年举行了俺答汗的葬礼,蒙古各部的许多都赶来参加,这使索南嘉错有个更多的机会来接触蒙古各部的封建领土,当时察哈尔部和喀尔喀部的王公都曾邀请他去传教。

    俺答汗和索南嘉措的会见引起了明朝的注意。索南嘉措曾通过明朝在甘州(今甘肃张掖)的官员写信给明朝,要求准许他进贡,得到明朝的准许。并且封给他“朵儿只唱”的名号,即藏文rdo rje vchang的音译,意为持金刚,赐印章,并召他来北京。这时察哈尔部的图们汗也邀请索南嘉措顺路到察哈尔部传教。于是索南嘉措动身从土默特起程前往喀喇沁部,不幸在公元1588年3月卒于途中一个名叫吉噶苏台(今内蒙古正兰旗境内)的小地方,年仅46岁。

    编纂人:俞虹

    主要参考资料:

    (1)《蒙藏关系史略》作者:王辅仁 陈庆英 出版日期:1985年

    (2)《内蒙古寺庙》 作者:乔吉(1994年8月第一版)

相关文章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