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贤王  匈奴官名。即右屠耆王。屠耆为匈奴语“贤”,汉人因称右屠耆王为右贤王。为单于之下最高官职,地位仅次于左贤王,以单于子弟充任。一般统辖万余骑,居单于西方,最为大国。下置千长、百长、什长、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等官属,以管理辖地军政事务。十六国时仇池氏杨茂及子孙亦称此号。
| 於都斤山  漠北山名。汉文又作都斤山、于都斤山、郁督军山、乌德健山、尉都键山、尉都楗山、乌德鞬山、乌德犍山、乌都鞍山、乌罗德腔山、乞都军山、野乌笃干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参见“郁督军山”。
| 玉门关  西汉武帝置。旧说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得名。故址即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一说本在今甘肃五门市西北赤金堡一带,太初二年(前103)李广利伐大宛后,始迁至小方盘城。与西南的阳关同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出玉门关为北道,出阳关为南道。东汉建武末废。永平十七年(74)经伊吾之新道开通,成为中西交通要道,复置于今安西东南桥子乡西北马圈村西小古城。关城东濒古河道,即《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所载“上置玉门关,路必由之”之部庐河。旧说六朝时自今甘肃安西县通新疆哈密市的伊吾道日益重要,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县东双塔堡附近。宋以后,中西陆路交通逐渐衰落.关遂废记。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