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女真  即东海女真。明人对文化较低的女真人的贬称。初指分布在黑龙 江支流忽喇温江(今嫩江)沿岸居民。后多迁至今吉林东北大乌拉城一带,发展为较进步的海西女真。朝鲜史中所谓兀狄哈或七姓野人,实为忽喇温别名。明代野人女真包括东海三部在内的散居女真各部,辖有今图们江口、乌苏里江沿岸.松花江、黑龙江下游及滨海。月至库页岛等地。各部生产发展不平衡,多以游猎、捕鱼为生。明永乐七年(1409)于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奴儿于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术清初先后归附。
| 叶赫部  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因河得名。居住在今吉林梨树境。始祖本蒙古人,姓土默特,名星根达尔汉,后因居球纳喇地,改姓纳喇。永乐四年(1406)归明,置塔鲁木卫(在今辽宁开原东)。星根达尔汉四传至祝孔革,被封都督。再传至清佳努、杨吉努,势始强,收服诸部,兄弟二人分居东、西二城。因距明在开原所设的马市镇北关(在今开原市东北)甚近,故又称“北关”。后金天命四年(1619)为努尔哈赤所并。
| 叶护可汗  (?一588) 隋时东突厥可汗。公元587—588年在位。名处罗侯。沙钵略可汗弟。勇而有谋。与隋交好。曾率兵西败达头可汗,擒大逻便(阿波可汗)。后远征波斯,中流矢死。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