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  西域国名。又作乌耆、乌缠、阿吾尼。国都在员渠城(今新疆焉耆县西南四十里城子,一说在四十里城子西北日仔和田旧城)。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初属匈奴,西汉神爵二年(前60)后属西域都护府。汉末又属匈奴。东汉水元六年(94)班超破匈奴,又内属。唐初附西突厥。
| 焉支山  又作焉耆山、燕支山,一名删丹山;因产大黄、松木,又名大黄山、青松山。在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绵延祁连山和龙首山间。西汉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击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汉书·霍去病传》)。水草茂美,宜畜牧。相传匈奴失此,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太平寰宇记》引《西河旧事》)。
| 奄罗辰  柔然可汗阿那瓌子。西魏皮带元年(552)阿那瑶自杀后,拥众投归北齐。次年北齐击走突厥,立之为柔然主,置于马邑川(今山西桑干河上游)。北齐天保五年(554)返归漠北,攻掠肆州(今山西忻州),后屡为北齐所败。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