霫  古族名。隋唐时居于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以北,东接靺鞨,西至突厥,南邻契丹、奚,北接乌罗浑。以射猎为生,习俗略同于契丹。部众四万户,脏兵万余。隋时通贡。唐初臣突厥颉利可汗。首领称俟斤。贞观中内附唐。后迁泼水南,与奚邻近,渐与奚合并,逐渐融合于奚人中。一说霫即白霫。
| 细君公主  西汉人。江都王建女。元封中,武帝封她为公主,妻乌孙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至其国,自治宫室居,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者,语言不通,公主悲愁,白作歌曰:“吾家嫁我今天一方,远托异国今乌孙王。穹庐为室今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今归故乡。”武帝闻而怜之,每隔一年遣使赐以帷帐锦绣。昆莫欲使其孙军须靡娶公主,公主不听,上书言状。武帝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军须靡遂妻公主,生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解忧公主妻军须靡。
| 黠戛斯  又作纥扢斯。唐代北方游牧民族。铁勒诸部之—。汉作坚昆,今柯尔克孜族之先祖。地处突厥之北,剑河(今叶尼塞河)流经其地,北入于海。初属突厥汗国,后属薛延陀汗国。贞观六年(632),唐使至其地。贞观二十年,薛延陀汗国灭亡,铁勒诸部纷纷属唐。唐于其地分设都督府、州。二十二年,黠戛斯首领失钵屈阿栈入唐,唐以其部为坚昆都督府。与唐来往频繁,在军事上相互呼应支援,与后突厥作战。天文三载(744),回鹘汗国取代后突厥汗国统有漠北后,与唐关系如故。八世纪五十年代初,回鹘曾攻入其境,但未屈服。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乘回鹘汗国遭受自然灾害、发生内乱之际,一举灭之。回鹘西迁,代之统有漠北。大顺元年(890),派兵助朝廷讨李克用。经济以游牧为主,兼营渔猎,有少量农业、手工业,与唐朝及中亚常有商业往来。信仰萨满教,称巫为“甘”。有文字。契丹称之为辖戛斯,设辖戛斯大五府于其地。宋称之为黠戛司,金称之为纥里迄斯。约从十肚纪起,其名常出现于穆斯林载籍。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