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文  西夏建国后创制的文字。野利仁荣奉元昊命创制。共六干余字。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整,笔画繁杂,用点、棍、竖、撇、拐、拐钩等组字。楷书多用于雕版,篆书散见于金石,行草常用于手写。绝大多数为会意合成字和音意合成字,类似汉字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象形字和指事字极少。当时应用范围很广。曾用于(天盛年改新定律令)以及文学、历史、医学著作。字典有《文海》、《音同》和夏汉文双解的《番汉合时掌中珠》等。还用于文书和碑刻、官印、铜牌、钱币,并翻译多种汉籍和王干余卷佛经。1991年在银7f 0市西北拜寺沟方塔废墟出上的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本活字印本。元代仍在使用,西夏文,称河西字,有活字印本。明初印过西夏文经卷。今河北保定存有明中叶西夏文经幢。后世渐废。
| 西夏语  西夏党项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布在今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青海一带。现早已消亡。话音上声母分重唇、轻唇、舌头、舌上、牙、齿头、正齿、喉、来咕齿九类。声调有平、上两声,平声九十七韵,上声八十六韵。词汇中双音节合成词较多,汉语借词数量较大。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十一种。语法结构中语序和虚词起关键作用,基本语序为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在动词前。西夏时编纂的音韵书有《文海》、《音同》、《五音切韵》等。
| 西燕  古国名。十六国时鲜卑族慕容泓所建。前秦建元二十年(384),泓据华阴(今陕西华阴东南)起兵反秦,称济北王,改年号为燕兴。旋被部下所杀,改立其弟慕容冲为主。次年,冲称帝于阿房(今陕西西安西),改元更始,史称西燕。旋入据长安。更始二年(386),冲被杀,又四次易主,并离长安东迁。后慕容永于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称帝,改元中兴。统治区域在今山西一带。九年,为后燕所灭。共历七主,凡十一年。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