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  十六国时陇西鲜卑乞伏氏所建政权。东晋太元八年(383)前案苻坚在淝水战败后,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国仁于太元十年自称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年号建义,都勇士城(在今甘肃榆中北)。十三年,国仁死,弟乾归继立,称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又迁苑川(今甘肃榆中大营川)。西秦太初十三年(400)为后秦击灭,乾归投附姚兴。东晋义熙五年(409)复国,称秦王,改元更始,仍都苑川。史称西秦。辖今甘肃西南部。其子炽磐在位时,大破吐谷浑、乙弗部,灭南凉。建弘九年(428)炽磐子慕末继位,势渐衰。永弘四年(431)为夏赫连定所灭。共传四主,凡四十七年。
| 西戎  古族名。(1)泛指西北戎族,如在《书·禹贡)中指昆仑、析支、渠搜等地即今青海、甘肃一带的戎人。(史记,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西戎八国”,指自陇以西的绵诸、绲戎、翟、原和岐、梁山、泾、漆以北的义渠、大荔、乌氏、朐衍。(2)专指猃狁。(诗·小雅。出车》:“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又云:“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 西戎八国  春秋时活动于陕、甘、宁一带的八个戎族部落或方国的统称。有分布于自陇以西的绵诸、绲戎、翟、豸(+原)之戎,分布于歧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的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秦穆公得由余之助,征服西戊。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