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赤乌  又译泰畴、太赤温、太丑兀里、泰亦赤兀惕。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由咸补海的子孙组成,游牧于斡难河以北地区。咸补海继葛不律为汗,二人的子孙繁衍为泰赤乌氏和乞颜氏,是蒙古部的两大家族。泰赤乌部首领塔儿忽台等曾同札答阑等部结盟,多次与成吉思汗争战。金泰和元年(1201),泰赤乌等部联军为成吉思汗所败,逃至斡难河北,多被俘掳。残部依附于乃蛮,乃蛮败亡时,同被征服。
| 泰宁卫  明兀良哈三卫之一。洪成二十二年(1389)以兀良哈部置。在今吉林洮儿河流域。属大宁都司,永乐七年(1409)改隶奴儿干都司。宣德、正统年问南徒至东自今辽宁锦州市、义县、北宁市,西抵辽河一带。十六世纪中叶为喀尔喀部的虎喇哈赤吞并。
| 唐努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以境内有唐努山,故名。分为五旗四十六佐领。旗各设总管一员,由驻扎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选拟奏补。同治三年(1864)中俄签订《塔城界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沙俄割去西北部十佐领,相当今俄罗斯哈卡斯自治州和克麦罗沃州的南部地区。宣统三年(1911)后中部二十七佐领为沙俄所强占,东部九佐领为当时宣布“独立”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一度由中国政府收复,并派遣专员驻扎其地。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东部九佐领之地今属蒙古国库苏古勒省。中部俄占二十七佐领之地于1924年宣布成立“乌梁海共和国”,1926年改称“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被并入苏联版图,称“图瓦自治共和国”,1948年又宣布改为图瓦自治州。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