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之著名战役万历四十六年(1618),后金军攻陷抚顺、清河(在今辽宁本溪)等地。明廷决定大举反击。次年,经略杨镐统兵八万八干余人,号称二十四万(—作四十七万),分四路合击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得侦卒探报,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方针,只留少数兵力留守后方,集中八旗六万之众,首先迎击左翼中路的杜松军。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县东北浑河南岸)之役,杜松及所部三万之众,悉被歼灭。明北路马林军闻杜松已败,急据尚间崖(距萨尔济约三四十里)掘濠坚守。努尔哈赤移师击之,一举尽歼,马林仅以身免。明南路刘绍军绕道进逼赫图阿拉,以路远不知萨尔浒败讯。努尔哈赤命降将持杜松令箭,催刘部速进,诈称杜部已近敌城。刘级信之,亲率前军进击,中伏战死,南路军亦败。惟右翼中路军李如柏部因杨镐闻败后急檄撤退,得免。是役,明折军四万三千余人,文武官三百余人其中杜松、刘廷均一时名将。后金军死伤不过数百人。这是后金与明朝兴亡史上的重大转折。
| 萨迦派  “萨迦”为藏语,意为“灰土”。为喇嘛教派之一。北宋熙宁六年(1073)贡却杰布在后藏萨迦建寺,并以此寺为主寺形成教派,故名。此后萨迎寺主即由贡却杰布一系昆市家族世代相承。其派以“道果论”即必须断绝一切烦恼才能获得“解脱”之果为主要教义。元代其派势力最盛,第五代柳币八思巴曾为元世祖灌顶,被尊为“帝师”,封为“大宝法王”,掌全国佛教和西藏政教大权。元末噶举派取代该派,该派势力仅局限在萨迎一带。此派寺墙上涂有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今四川德格的贡钦寺,为此派在康区的重要寺院。
| 萨拉乌苏文化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类型。参见“河套人”。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