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雷部  部落名。一作努牙喇、耨野勒、禄耶勒、努业勒、努稚勒、卢业勒、卢日热、闹雷、诺哆、努烈,皆一音之转,同名异译。世居乌苏里江支流诺罗河(今挠力河)畔。因河得名。诺雷部或称诺雷喀喇,冠汉姓为“陆”、“卢”。清韧屑东海虎尔哈部,头目为副团伦达,与葛依克勒、枯什喀里移居和屯噶珊,筑三姓城(今依兰)。世管佐领,称伊彻(新)满洲。未入旗者,设噶珊以统之,为赫哲族大姓之一。
| 诺木洪文化  青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现于青海都兰县诺木洪搭里他里哈遗址而得名。其年代约当西周到战国、秦、汉间。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一带。早期出土陶罐,多篮纹,彩陶酷似卡约文化同类器物;晚期出土陶罐、陶缸等,多椭圆点纹、曲折纹、斜直线纹而无彩陶。还发现有圈牢、骨铲、麦类植物和毛纺织物,其经济以畜牧为主,并已开始种植农作物。
| 瓯脱  匈奴语,“边界”或“边界哨所”之意。《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干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张守节正义:“境上斥堠之室为瓯脱也。”匈奴与东胡、汉朝间均有瓯脱,驻兵由瓯脱王率领‘后人对此词有三种用法:(1)指边境上候望的土室;(2)指双方中间的缓冲地带;(3)指边界。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