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土木堡  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后讹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地处京师与宣府、大同二镇间交通孔道。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侵大同,宦官王振挟英宗率军亲征,师还,于此为瓦刺所围,明军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堡遂毁。嘉靖四十五年(1566)就故堡修复。隆庆三年(1569)重修。



  土谢图汗部  清代喀尔喀蒙古四部之—。地处外蒙古中部,至京师二千八百余里。清崇德三年(1638),土谢图汗与其族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归附清朝,岁献“九白之贡”。康熙二十七年(1688),土谢图汗与准噶尔部噶尔丹战败,率属众南逃,入居苏尼特界内。三十年于多伦会盟,三十六年还旧牧地。雍正三年(1725),以该部人众繁衍,编佐领积三十七旗,遂分出赛音诺额部,以二十一旗隶之。所剩十六旗,增四旗,为二十旗,称喀尔喀后路,盟地在土拉河南汗山。

  吐蕃  古族名、政权名。其名或谓由西羌中之“发羌”音转;或谓本南凉秃发氏之后,因曾用“秃发”为国号,语讹而称吐蕃。隋初,势力渐盛。囊(朗)日论赞时,励精图治,平息叛乱,兼并赤邦松辖区,势力向外发展,统治中心由山南迁至逻些(今西藏拉萨),各部尊为赞普(意为强雄丈夫或有权势君主)。唐贞观三年(629)其于松赞干布即赞普位,先后统一苏毗、羊同、白兰、党项诸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仿唐制改革机构,严密军制,修订法典,创立文字,统一度量衡*又多次遣使至唐请婚。十五年,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汉藏关系密切,中原农具制造、纺织、缫丝、建筑、造纸、酿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产技术与历算、医药等科技知识先后传入其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自神龙元年(705)至长庆二年(822)唐蕃会盟达八次之多。长庆三年,双方建立唐蕃会盟碑,明确“和同一家”,“社稷如一。,长期保持甥舅关系。八世纪中叶,赤松德赞在位时,吐蕃王朝强盛一时,西攻大食,南侵天空,乘“安史之乱”,攻占唐河西、陇右、安西四镇,统治数百万汉族及西域各族人民。并于广德元年(763),一度攻入长安。后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军队叛变,下层群众反抗,社会动荡不安。会昌二年(842),吐春赞普达磨遇刺死,王室内部纷争,统一王朝从此瓦解。共历九世赞普,二百余年。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