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默特  清内蒙古部名。左翼首领乌梁罕,世居三卫地。右翼首领姓博济吉特,明末率部由归化城至兀良合卫之地,与乌梁罕塔布囊所部同牧。金天聪间同附后金。祟德元年(1636)置左翼旗,顺治二年(1645)置右翼旗。嘉庆间左旗有佐领七十八,有旗有佐领十七。二旗牧地在今辽宁朝阳,同隶卓索图盟,俗称东土默特。
| 土木堡  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本名统漠镇。后讹为“土木”。明永乐初置堡。地处京师与宣府、大同二镇间交通孔道。正统十四年(1449)瓦刺侵大同,宦官王振挟英宗率军亲征,师还,于此为瓦刺所围,明军大败,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堡遂毁。嘉靖四十五年(1566)就故堡修复。隆庆三年(1569)重修。
| 土谢图汗部  清代喀尔喀蒙古四部之—。地处外蒙古中部,至京师二千八百余里。清崇德三年(1638),土谢图汗与其族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归附清朝,岁献“九白之贡”。康熙二十七年(1688),土谢图汗与准噶尔部噶尔丹战败,率属众南逃,入居苏尼特界内。三十年于多伦会盟,三十六年还旧牧地。雍正三年(1725),以该部人众繁衍,编佐领积三十七旗,遂分出赛音诺额部,以二十一旗隶之。所剩十六旗,增四旗,为二十旗,称喀尔喀后路,盟地在土拉河南汗山。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