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文  古代操突厥语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有四十个字母,其中一半以上都见于不同文献的变体。突厥汗国、回纥汗国、高昌回鹃、黠夏斯(今柯尔克孜族)、骨利于(在西伯利亚)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因字形与古代北欧日尔曼民族使用的卢尼文相似,放亦称为“突厥卢尼文”。近世其重要文献发现于蒙古鄂尔浑河和叶尼塞河流域,故又称为“鄂尔浑一叶尼塞文”。现存突厥文文献最重要的有《墩欲谷碑》、《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
| 突利可汗  ①即“启民可汗”。②(603一631)唐时东突厥小可汗,名什钵苾。始毕可汗子,额利可汗侄。领东牙兵,号泥步设。妻隋淮南公主。颉利嗣位,以之为突利可汗。牙帐在幽州北,统奚、霫等十数部。武德七年(624)从颉利攻唐,旋奉使议和,乃与秦王李世民结盟兄弟。然待下无思,征税无度,局部多叛,北攻薛延陀又丧师,领利囚而挞之。唐军北伐,率只归唐。贞观四年(630),授右卫大将军,封北平郡王,以其部众为顺州都督府,拜为都督。五年,入朝,至并州病卒。
| 突吕不部  契丹遥辇氏八部之一。辽设节度使,属西北路招讨司。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