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貉  古族名。貊作为族称始见于(诗·大雅·荡之什,韩奕》。《书·武成》“华夏蛮貊”并称。“貉”见于《周礼·夏官·职方》:“七闽九骆。”《汉书·高帝纪》:“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应助注:“1t貉,国也”;颜师古注:“貉,在东北方,三韩之属,皆貉类也。”貊、貉盖属同类。《史记,匈奴列传》:“胡貉“下引《索隐》注:“貉即秽也。”殆貊、貉又称岁貉或秽貊。参见“秽豹”、“秽貉”。
| 靺鞨  古族名。源出肃慎、挹娄。北魏时称勿古,隋唐时称靺鞨。分布地区东临今日本海,西至嫩江,南抵吉林市,北达黑龙江以北。部落之最著者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白山等七部。粟末部在今以吉林市为中心的松花江上游;伯咄部在伯都讷一带;安车骨部在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流域;白山部在牡丹江卜游;拂涅部在牡丹江中下游;号室部在绥芬河畔双城子(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以北滨海地区;黑水部初在同江以下黑龙江南北,后包括黑龙江中下游及外兴安岭以南辽阔地带。南北朝时曾入员。隋末唐初,先后授其首领突地稽为金紫光禄大夫、辽西太守、右卫将军,并赐姓李氏。唐中叶,泵末靺鞨首领大柞荣自立震(一作振)国,受唐封渤海郡王。黑水靺鞨分十六部。唐贞观十四年(640),以其地为黑水州。开元十年(722),其首领倪属利稽来朝,授勃利州(即伯力,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刺史。十三年在其境置黑水军。次年,又就其最大部落设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其余各部隶属于都督府,均改称为州,任命各部首领为州刺史,派长史以监领之。
| 默啜可汗  (?一716) 唐时后突厥第二代可汗。公元691—716年在位。“默”又作“墨”。骨咄禄之弟。骨咄禄病卒,其子尚幼,自立为可汗。以郁督军山为北庭,黑沙为南庭,拓境四方,连岁攻唐。武则天封以迁善可汗,义册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神功元年(697)索六州降户,单于都护府地及谷种、布帛、铁、农具和亲,唐悉应其请,其国益强。圣历元年(698)武则天遣武延秀入其牙和亲,为其所囚。并南下破赵定等二十三城,大掠而归。二年,立其弟础悉甸为左厢察,骨础禄子默矩为右厢察,子匐俱为小可汗(亦称移涅可汗)。神龙二年(706)大破唐将沙吒忠义于鸣沙,西征葛逻禄、黠戛斯、突骑施,皆破之。开元二年(714)攻北庭,战不利。三年,伐九姓,降同罗。四年,征拔也古,始胜于独洛水,归途不设备,为拔也古溃卒颉质略所杀。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