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北行省  元代十行中书省之一。全称岭北等处行中书省。蒙古国时期,国都在和林,岭北地区是国家腹地。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以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以及吉利吉思、谦谦州地区,为拖雷系诸王封地;怯绿连河以东为成吉思汗诸弟封地。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岭北成为边地,于和林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并先后以皇子北安王那木罕、皇孙晋王甘麻刺出镇其地,统领诸藩。大德十一年(1307),始立和林等处行省,治和林。皇庆元年(1312),改为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和林改名和宁,仍为行省治所。本省统有北边诸处,辖和宁路、称海宣慰司以及镇戍、屯田、造作、仓凛、驿站等军政机构和直属朝廷的各族民户;诸藩王亦受行省远相节制。其蒙古民户仍按千户、百户、十户建置,不立州县。辖境包括今蒙古国、中国内蒙古部分地区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 领户分封制  元时,蒙古汗国实行的封建分封制度。蒙古大汗把组编成千户的蒙古人众连同管辖千户的各级那颜分配给他的宗亲子裔,并通过他们再分配给各自的亲族。从而构成以蒙古大汗和“黄金家族”为中心,包括各级那颜贵族和作为属民的全体蒙古人众封建等级制的隶属关系。
| 楼烦  部族名。春秋末分布于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县地。精骑射,从事畜牧。后活动于今陕北及内蒙古南部。秦末被匈奴征服。后移住“河南地”(今鄂尔多斯草原)。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为汉将卫青所破。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