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烈  又译克烈夷、怯列、凯烈、杰列宜、客烈亦惕等。部落名。游牧于鄂尔浑和土拉河流域,东邻蒙古各部,西接乃蛮,北连蔑里乞。贵族信仰聂思脱里派基督教,首领磨古斯、忽尔札忽思皆为教名。《辽史》中与蒙古诸部概称为阻卜。辽大安五年(1089),道宗封磨古斯为诸部长。后磨古斯反辽,被辽军捕杀。子忽儿札忽思、孙脱斡邻相继为部主。成吉思汗青年时,曾依附于克烈部,尊脱斡邻为父,累次合兵与蔑里乞、塔塔儿、札木合诸部战。克烈部后与成吉思汗发生冲突,金泰和三年(1203)为蒙古所灭。
| 克失旦  明蒙古部名。一作克石炭,或作黑石炭。源于元代的宿卫士,在察哈尔万户内。后作“克什克腾”。亦称卜 赤汗之子可可出大为克石炭或黑石炭。
| 克失的迷  又译客思的音。古突厥部之一。唐《通典》、突厥克穆齐克河畔摩崖题铭和《敦煌文书》藏文文献皆记有此部。汉译“可史檐”。蒙古建国初征服此部。明代属于瓦刺。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