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亲王  爵名。清代宗室封爵第一等,简称亲王。主要封皇子,爵位得传袭于子孙,除加世袭罔替者原爵不降外,其余袭次递降一等,降至奉恩镇国公为止。亲王初封给封号,袭封者沿用。年俸银一万两,俸米五千石,也有特旨给双俸者,俗称双亲王。
| 和硕特  蒙古旧部名。清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首领为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十五世纪中期为瓦刺一部。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前期,首领博贝密尔咱、哈尼诺颜洪果尔、拜巴噶斯、图鲁拜琥相继为厄鲁特丘尔干盟主。初牧于额敏河两岸至乌鲁木齐。明崇祯十年(1637),图鲁拜琥等率所部徒牧青海。次年,图鲁拜琥入藏会见达赖五世、班禅四世,获“国师、护法汗”(固始汗)号。十五年,以维护黄教为名,兴兵入藏,占青藏高原。雍正二年(1724)后,清朝在青海等地编置佐领,以札萨克领之。分二十一旗。另有阿拉善和硕特旗、新疆珠勒都斯中路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和硕持三旗、科布多哈弼察克新和硕特旗等。
| 和通淖尔之战  清军与蒙古准噶尔策零间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噶尔丹策零遣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三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军前诈降。伪言准军前锋二干,驼马万众,驻博克托岭,距清军三日程,诱之往攻。傅尔丹信其言,督师往袭。准军以少兵为饵,而伏精锐于山谷。俟清军至,伏发,以兵二万乘高冲突。傅尔丹殊死战不得脱。因见敌军势盛,于六月二十一日移营和通淖尔(今蒙古国科布多省吉尔格朗图西),遣丁寿、苏图据山梁东,塔尔借据山梁西,承保居中策应,自统大军继进。大小策凌敦多布见清军阵动,督兵截击,先溃苏图、丁寿军,继犯大营,四面围攻。鏖战七日,清军死伤大半。副将军巴赛、查弼纳等俱战死。傅尔丹冲出重围,于六月二十八日率残众渡哈尔噶纳河逃回科布多。史称“辛亥败兵事”。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