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格登山之战  乾隆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达瓦齐叛军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两路出兵伊犁,准噶尔诸部相继降附。准部首领达瓦齐集中万余人依格登山(在今新疆昭苏西南特克斯河北岸)列阵,为清军击溃,降者过半,达瓦齐率残部奔乌什,被乌什城伯克渥集斯擒献清军。高宗撰有《平定准噶尔勒铭格登山之碑)。



  格尔必齐河  亦作吉尔巴齐河、郭尔毕擦河。在今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北支流。源出外兴安岭,南流注入石勒喀河。原属中国内河。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中国在河口东岸立清、汉、蒙古、俄罗斯及拉丁文五体字分界碑。每年巡查格尔必齐河边界。咸丰八年(1858),中俄签订不平等的《瑷浑条约》,此河遂被俄国割占。



  格格  满语姐姐之意。妇人爵名。清早期对国君女、贝勒女或一般妇女的称呼,无定制。皇太极继位后,于祟德元年(1636)仿明制,中宫所生女称固伦公主,纪所生女及中宫抚养者称和硕公主。格格遂为王公女儿之专号。秩分五等:和硕亲王女称和硕格格,即郡主;多罗郡王女称多罗格格,即县主;多罗贝勒女亦称多罗格格,即郡君;固山贝子女称固山格格,即县君;镇国公、辅国公女称格格,即乡君。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