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以西凉州改名。因境内甘峻山得名;一说地多甘草,故名。治水平县(隋改为张掖县,今张掖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嘉峪关市以东弱水上游。其后屡有伸绍。唐永泰二年(766)地入吐蕃,大中后为回鹘所据,甘州回鹘牙帐驻此。北宋天圣六年(1028)又入西夏,称宣化府。蒙古复为甘州,至元元年(1264)升为甘肃路,八年改为甘州路。地当河西咽喉,水土良沃,唐时“屯田广夷,仓庾丰衍,瓜、肃以西,皆仰其挥”。
| 甘珠尔  元代藏文大藏经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意为佛语部。元搽里八万户长公哥朵儿只编订,约成于十四世纪中。原用金银字书写,分二百六十卷。今留传德格版共收书一千一百零八种。包括显密经律,分为七类:戒律、般若、华严、宝积、经集、涅槃、密乘。
| 高昌故城  高昌都城遗址。在今新疆吐鲁番东南47公里处。北依火焰山,南凭大漠,源白天山的木头沟水绕流城下。城分三重,外城方形,内城居外城中部,宫城居北,尚存建筑台基多处。外城西南角有大型寺院遗迹,占地1万多平方米。汉为高昌壁,前凉置高昌郡,北魏至唐初为高昌国王都,唐置西州,高昌回鹊时为亦都护治所,为古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存遗迹主要为高昌回鹘时期遗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