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鄂尔多斯  清内蒙古部名。明称袄儿都司。属察哈尔。领主为达延汗孙衮必力克后裔。天聪九年(1635)归附后金。顺治六年(1649)设右翼前旗(亦称乌审旗)、右翼中旗(亦称鄂托克旗)、右翼后旗(亦称杭锦旗)、左翼前旗(亦称准噶尔旗)、左翼中旗(亦称郡王旗)、左翼后旗(亦称达拉特旗)六旗。乾隆元年(1736)增一旗,共七旗。嘉庆间佐领数:右前旗四十二、右前末旗十三、右中旗八十四、有后旗三十六、左前旗四十二、左中旗十七、左后旗四十。隶伊克昭盟。



  鄂尔坤河  亦作阿鲁浑河。在原外蒙古赛音诺颜部东及土谢图汗部西北境。凡长一千六百余里,河水清浅,颇利灌溉。清时曾沿此流域屯田。明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追败蛮于哈刺库于此河。



  鄂伦春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一作俄伦春、俄乐春、鄂尔吞等。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欧人称为通古斯。按地区分,有玛涅格尔(呼玛尔河);毕拉尔(精奇里江上源、牛满江);奇勒尔,亦称栖林、麒麟(库鲁河、格林河);涅格达(恒滚河)等。按行止分,有使马鄂伦春、使鹿鄂伦春、使犬鄂伦春。大别为二:隶于布特哈为官兵者称“摩凌阿”(满语,“马上”之意)鄂伦春;散处山野以纳绍为役者称“雅发罕”(满语,“马下”之意)鄂伦春。原居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等地区,与达斡尔、鄂温克族同被称作“索伦部”。清初,因沙俄东侵,被迫徒嫩江间,与先后迁此地的鄂温克、达斡尔错居。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和黑龙江省逊克、黑河、呼玛等市县。人口7004人(1990年)。以游猎为生。奇勒尔人除打牲外,尤善捕鱼。冬着鹿皮,夏着染色之答抹哈鱼皮。居无定处,止则张架,以桦皮或鱼皮为帐。随牲转徒。无书契文字,结绳记事。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一满语族北语支。信仰萨满教。社会组织为氏族制,有柯尔特依尔、白依尔分布于诺敏河流域;阿其格查依尔、玛拉库尔分布于多布库尔河、甘河流域;玛哈依尔、杜能肯分布于毕拉尔河流域;玛尼亚尼尔、吴卡尔康、古拉依尔、魏拉依尔、葛瓦依尔等分布于呼玛尔河流域。主要从事游猎业,建国后逐步实现定居,工农林牧猎业及交通、文教、卫生等事业均有迅速发展。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