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真国  古国名。原称大真国,改称东夏国,又名东真国。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于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称天王,建国号大真,建元天泰。次年.降于蒙古,旋又叛去,称东夏。势力所及,两北自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丹东九连城)兼及辽东半岛,东南到局懒路(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府南五里古城)与恤品路(治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前期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称咸平宣抚;官制同于金朝,有尚书省左右丞相、都元帅或左右副元帅、宣徽院各官;军民按猛安谋克组织,与女真同。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被蒙古所灭,共存在十九年。但直至元世祖至元末年,高丽历史仍记有与东真交涉事宜。(元史·耶律留哥传》亦记有元太宗七年(1235)征东夏万奴国事。学者推测,万奴被擒之后,蒙古仍用以镇抚其地,子孙承袭如藩国。
| 豆仑  (?一492) 柔然可汗。予成子。永康二十二年(485)继立,号伏古敦可汗(一作伏名敦可汗,意为“恒王”),改元太平。数犯魏边。太平三年(487),部内高车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率众十余万西走,自立为王。柔然分兵追讨,反为所败。八年为部众所杀。
| 豆莫娄  古族名。亦称寇漫汗、寇莫汗、大莫卢、达末娄。夫余后裔。夫余亡后,遗民迁居松花江以北,改称豆莫娄。大体分布在今西起嫩江以东东达呼兰河流域,南临松花江,北连小兴安岭南麓。有农业,产五谷。以麻布作衣衣饰类高丽,首领以金银为饰。有居室、仓库。以六畜之名名官,“邑落有豪帅”。刑法极严,杀人者死,没其家人为奴婢。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