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烈  古部落名。亦作敌烈德、迪烈得、迪列子等。辽时力量强大,分布于今克鲁伦河及呼伦贝尔湖一带。东邻乌古部。辽天显五年(930)后,为辽五十九属国之一。辽先后置敌烈部详稳、节度使等官及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统之。辽保大四年(金天会二年,1124)降金。以牧业为主,亦从事渔猎。有初步农业、手工业。
| 氐  古族名。殷、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边区。西汉初,氏人各部己自有君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灭氏王,置武都郡(治今甘肃西和西南),为氏地设郡县之始。元封三年(前108)部分氏人徒居酒泉,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又有五万氏人落户扶风、天水二郡,与汉人杂处。两晋时,氏人苻坚建立前秦,吕氏建立后凉,杨氏建立仇池国。氏族大量吸收汉族文化,操汉语、着汉服、从汉姓。经济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业。
| 钓鱼城之战  又称合州之战。宋接玠战争重要战役之一。阳平关之战后,四川大部州县残破,无法抵挡蒙古军进攻。淳佑三年(1242),余玠至蜀后采纳冉琎、冉璞建议,于钓鱼山筑钓鱼城(今重庆合川东北),徒合州州冶于此,其他地区亦依山筑城,守御始固。宝佑六年(1258)蒙古主蒙哥汗亲率大军入川。开庆元年(1259)二月,围合州。宋将王坚力战,蒙古军伤亡甚大。七月,蒙哥汗死(一说攻城中飞石受伤死),蒙古军乃解围而去。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