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珠尔  元代藏文大藏经两组成部分之一,意为论部。元沙鲁寺高僧布思端编订,成于十四世纪中叶。今留传德格版共收书三千四百六十一种。包括经律的义理和注疏、密教仪轨和五明杂著等。分赞颂、咒释、经释、目录四大类;其中经释又分中观、经疏、瑜珈、小乘、本生、杂撰、因明、声明、医明、巧明、世论、藏地著述十二小类及补遗等。除经律论外,还包括文法、诗歌、美术、逻辑、天文、历算、医药、工艺等知识,是研究佛学和藏族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 单于  匈奴最高首领称号。全称“撑犁孤涂单于”。匈奴语,“撑犁”为“天”,“孤涂”为“子”,“单于”为“广大”之意。简称“单于”。西汉五凤元年(前57)匈奴一度分裂,五单于并立。东汉初,匈奴南北分裂,乃有南单于、北单于。王莽篡汉,对匈奴采歧视政策,一度将“匈奴单于”改为“降奴服于”、“恭奴善于”。两晋时,入居内地之匈奴、鲜卑、揭、氏、羌等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首领多自称或被中原王朝封为“大单于”。十六国时,也有以皇太子或宰相摄领“大单于”的。
| 单于台  ①官署名。十六国时汉、前赵、后赵、后燕等所置,为统治其他少数民族(六夷)之机构。汉主刘渊河瑞二年(310)始置。单于台一般设于国都附近,最高长官为大单于,多以王储担任,其地位仅次于皇帝,掌军国大权。刘聪于大单于之下置“单于左右辅”(后改称“左右贤王”),汉时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万户长),皆以胡、羯、鲜卑、氏、羌豪杰为之。后燕时单于台称”燕台。②地名。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前110),武帝帅师巡边,“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即此。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