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台人  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及十四世纪初察合台汗国西部突厥化蒙古人。以居住于察合台封地得名。察合台封地初仅有西辽地区,后合并窝阔台封地,兼有天山南北路及阿姆河以东地方,形成东西两部,西部包括河中地区,其地蒙古游牧民逐渐突厥化,并自称为“察合台”;东部包括今新疆地区,其地蒙古游牧民自称为“蒙兀儿”。东部称西部游牧民为“哈刺瓦纳”,西部称东部牧民为“扎答”。
| 昌吉古城  古城遗址。在今新疆昌吉城东约半公里处。城垣尚存,呈长方形,夯土筑马面。城内建筑无存。出土大量灰陶,如瓮、盆、罐,并有覆莲纹铺地红方砖。出土之瓮藏一千三百多枚察合台汗国银币及少量钦察汗国、伊儿汗国银币,为世所罕见。一说为元之昌八里城。也有人认为系唐时之轮台故城。
| 长白山部  明建州女真鸭绿江、讷殷、珠舍里三部总称。位于长白山麓。东邻朝鲜,西界辉发、完颜,北连乌拉部,南抵宽甸堡。万历十九年(1591),鸭绿江部先归附努尔哈赤。二十一年,地段部、珠台里部,参与叶赫等九部联军进攻建州,败归。寻珠舍里、讷殷二部皆臣服于建州。至此,长白山三部均为努尔哈赤统一。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