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速  又译阿思、阿宿、阿苏特、阿速惕。部名。阿速人原是居于北高加索的伊朗人,信仰希腊东正教,后移居到捷尔宾特伏尔加河口,与拜占庭、谷儿只(今格鲁吉亚)、斡罗思关系密切。元太祖十六年(1221),速不台等率军自高加索逾太和岭北上。大败阿速等部联军。太宗十一年(1239),蒙哥率师围攻阿速蔑怯思城。三月,征服此部。宪宗三年(1253)派人括阿速户口,七年又派遣达鲁花赤驻守。阿速人迁往中原者多从军。世祖至元九年(1272)组成阿速拔都军攻宋。武宗时设立左、右阿速两卫。元末阿速军余部,游牧于今大同、张家口以北地区。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与哈刺嗔等部合称永邵卜万户。明末参与抗击林丹汗西进。后归附清朝。
| 阿速拨都达鲁花赤  官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掌禁军中的阿速军士。二十三年,归隶前、后卫。武宗至大二年(1309),分属于左、右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仍各置达鲁花赤。
| 阿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官署名。阿速,蒙古语,意为守卫。至元九年(1272),立阿速拔都达鲁花赤,置属官。二十三年,称阿速之军。至大二年(1309),改立左、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置达鲁花赤、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官。属枢密院。掌宿卫宫禁,兼营屯田以供军食。
|
上3条 下3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