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八思巴字  元创建并使甩于文书中之新文字。蒙古族本无族文;曾刻木结草记事。公元1206年灭乃蛮后,接受维吾尔人文字。长期战争中对汉、契丹、女真人行文用汉字,对西域及维吾尔地行文用维吾尔字,极不便其统治。公元1269年忽必烈下令创建蒙古字,藏人八思巴完成。始用于皇帝玺书;但仍以国字副之,文书格式,咸遵其旧。直至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仅在皇帝玺书、视文、省部台院奏目、铺马札子、文移事目和进贡表章上使用。后来才逐步代替维吾尔文字。因不符合蒙古语言发展规律,元亡后即停止流行。



  八思哈  突厥语,意为镇守者。即达鲁花赤的同义词。



  八邻  部族名。又译把怜、霸邻、巴阿邻。蒙古尼鲁温部的一支,又分为篾年和你出古惕等分族。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