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关于“鄂尔多斯”部落名称的来由,也与成吉思汗陵有密切的关系。相传自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将蒙古地区分为左右翼,每翼各设三个部,分封诸子以统之。达延汗的第三个儿子巴尔斯博罗特入据了右翼,领有鄂尔多斯诸部,同时他还作为达延汗的副王(称作“济农”),统治右翼的土默特和永谢布部。当时成吉思汗的陵殿(称作“八白室”)就在这里。巴尔斯博罗特为了守护成吉思汗陵,才把他的部落命名为“鄂尔多斯”的。“鄂尔多”的意思是“宫帐”,“斯”是“守护”。今天伊克昭盟还称作鄂尔多斯,其来源即出于此。

  
  鄂伦春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使用汉文。多信萨满教。解放前,主要从事游猎,部分从事农业。私有制已经确立,但还保留着一些原始社会制残余。解放后,建立了鄂伦春自治旗,逐步实现了定居。

  鄂温克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1957年根据本族人民的意愿,恢复了‘鄂温克’。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无文字。牧区兼用蒙语文,农区兼用汉语文和达斡尔语。多信萨满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少数从事狩猎业。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在大兴安岭北部游猎区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社会公社制残余。解放后,游猎区和牧区开始定居,1958年建立了鄂温克自治旗。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