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都统  官名。(1)军事统帅。十六国时前秦建元十六年(东晋太元八年,383),苻坚进攻东晋,征良家子二十岁以下者共三万余骑,以秦州主簿赵盛之为少年都统,作为带领青年兵之将军。都统之名自此始。南朝宋亦置,惟出征时设置,以统率各领兵将军。北魏置,为皇帝左右亲信,有都统长,领殿内之兵。唐代置,为总兵统帅名。玄宗天宝末年,置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统诸道节度使,以平安史之乱。肃宗乾元中,置都统,或总三道,或总五道。后又置诸道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兵马之统帅,掌征伐。为临时性军事长官。不赐旌节,事毕即罢。宋代置都统制,亦简称都统。辽、金之都统多为方面统帅。(2)地区长官名。十六国前秦末年,有河西鲜卑大都统、都统之名,主要统治少数民族地区。(3)僧官。北魏置,设于州及畿郡。管理佛教寺院僧众及僧抵粟使用。(4)清代八旗组织中各旗的最高长官。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一人,共二十四人从一品。掌本旗户籍、田宅、教养、营制、兵械,以及选官序爵,操演训练等军政事务。满名原为固山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始定汉名为都统。雍正元年(123),以额真(意为主)二字非臣下所用,将满名改为固山伯喀达喇喇昂邦,后又更名为固山伯喀达喇昂邦,意为(管旗大臣),惟汉名仍为都统,终清末不变。又,各省驻防八旗设将军或都统为长官,一般将军与都统不并置,凡设将军处其下置副都统。设都统者有察哈尔、乌鲁木齐等处。(5)清末陆军军阶有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之称。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佐等级,分为三等九级,上等一级正都统,从一品;二级副都统,正二品;三级协都统,从二品。



  独贵  是土木建筑的房子,是另一种形态的蒙古包。这种房子是蒙古族开始过定居生活的产物,同时也是蒙古族牧民房子从蒙古包向汉式房子专化的一个过渡。

  关于“鄂尔多斯”部落名称的来由,也与成吉思汗陵有密切的关系。相传自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将蒙古地区分为左右翼,每翼各设三个部,分封诸子以统之。达延汗的第三个儿子巴尔斯博罗特入据了右翼,领有鄂尔多斯诸部,同时他还作为达延汗的副王(称作“济农”),统治右翼的土默特和永谢布部。当时成吉思汗的陵殿(称作“八白室”)就在这里。巴尔斯博罗特为了守护成吉思汗陵,才把他的部落命名为“鄂尔多斯”的。“鄂尔多”的意思是“宫帐”,“斯”是“守护”。今天伊克昭盟还称作鄂尔多斯,其来源即出于此。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