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人物 文化 地理 风俗 名词解释 文物考古 特约专家 著作检索
      用户注册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回首页

  《水浒传》  中国长篇小说。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著,明罗贯中等增补。主要描写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6)的宋江起事。它因声势极盛,在民间流传极广,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话本和元杂剧的基础上加以整理、组织和加工而成,后人亦有多加增饰者。《水浒传》在后世流传的版本很多,各本都有差异,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三种。



  敖包  亦作“脑包”、“鄂博”。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

  敖托勒  汉语意思是‘茅屋’,这种房子是专供游牧迁徙居住方便之草屋。“敖托勒”有门,有窗,但比蒙古包还简易。无内外的环境与蒙古包相同,在游牧中使用。一般是在春天搭盖,秋天弃之而去。也有常年居住的,一般在草柳上抹一层薄泥。

上3条  下3条


分类词表
ABC
DEF
GHI
JKL
MNO
PQR
STU
WX
YZ

检索
内蒙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nmonline.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71)5920480  FAX:(0471)5920480
Email:zj_nm@sohu.com